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改變了世界面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蔡倫(公元63年∼121年),字敬仲,是東漢桂陽郡耒陽人。史載蔡倫為人敦厚謹慎,勤奮好學,很有才能。漢和帝劉肇在位時,蔡倫做了皇帝的侍從宮官,傳達詔令,掌管文書,參與軍政機密大事。
東漢時流行的書寫材料有兩種──縑帛和簡牘。縑帛是一種質地細薄的絲織品,可以在上面寫字,但它的產量很少,價格昂貴。簡牘其實是兩種東西。簡,是木片,牘是竹片。所以簡牘的材料資源很豐富,又很便宜,人們用繩子把規格一致的簡牘串接成冊,用來書寫。但是,簡牘也有很大的缺陷,由於每根簡牘上只能寫20多字,如果要寫一部書,往往需要用數百根甚至數千根簡牘,編製成冊後體積很大,也很笨重。於是,蔡倫很想研究改進的造紙方法。
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蔡倫任尚方令。他常到鄉間作坊察看,見到蠶婦繅絲漂絮後,在竹簟上會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把這層絲絮揭下來,很像縑帛,可以用來書寫。於是蔡倫受到啟發,他用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作為原料,在作坊中用銼、煮、浸、搗等法,把原料做成漿狀物,再將漿狀物攤在席子上,置於太陽底下晒成薄片,用植物纖維來造紙。
這種製紙方法簡單易行,既加快了纖維的離解速度,又使纖維分解得更細更勻。蔡倫製作的紙張質地堅韌,體輕質薄,宜於書寫、攜帶,裝訂成冊也很方便,可謂質優價廉。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造紙過程、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蔡倫造紙術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後漢書‧蔡倫傳》中這樣記載道:「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蔡倫為造紙業的發展和普及開闢了廣闊的途徑,從此造紙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後來人們沿用蔡倫生產紙的工藝,採用竹、籐、稻稈等其它原料,生產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紙。並且,蔡倫總結出來的造紙工藝很快地隨著紙張一齊傳到遠邦異域。
後人因為感念蔡倫的功績,奉蔡倫為造紙的「祖師」,在蔡倫故鄉的湖南耒陽為他修建了祠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