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臺屢遭政府公開抨擊,響起香港新聞自由的警號。(圖片來源:公有領域/維基百科/CC0)
【看中國2020年5月13日訊】香港人於過去十個月由街頭抗爭走到抗疫路上,經歷波折重重,但當權者抗疫仍不忘打壓滅聲。香港電臺近月成為當局的箭靶,繼皇牌節目《頭條新聞》和《鏗鏘集》被指抹黑警隊;最近英文節目《脈搏》(The Pulse)記者向世衛官員的提問,被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批評有違「一個中國」原則,因而捲入政治漩渦,連串事件拉響香港新聞自由的警號,開臺九十二年的香港電臺,到底會否因此無法堅守下去?(李智智/覃曉言報導)
香港電臺作為特區政府轄下的部門,亦是唯一本地公共廣播,一直被一些親政府人士批評「花政府錢又要罵政府」。由去年6月的反修例運動至今,港臺多個節目中涉及警隊的部分內容都受到爭議,惹來風波不絕。
今年2月,《頭條新聞》其中兩集「驚方訊息」環節的內容,諷刺警方抗疫工作及映射「自殺無可疑」的案件,遭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以及兩度去信通訊事務管理局投訴,指節目令觀眾誤解警隊。
鄧炳強說:誤導了,其實是否在說我們查案馬虎?這正是影響觀眾的觀感,影響公眾對我們的信任。
事件更觸發了一些撐警團體和親建制人士對港臺的投訴潮。
投訴口號:香港電臺,浪費公帑,不符事實,必須交代……
根據資料,今年2月至3月,港臺和通訊事務管理局分別收到6,500及3,300宗關於對《頭條新聞》的投訴。政府委任的港臺顧問委員亦罕有地高調介入,要求廣播處長梁家榮調查事件和負責;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公營廣播關注組」召集人彭長緯,更要求梁家榮停播《頭條新聞》以及曾就721元朗事件質疑警方不作為的《鏗鏘集》。
香港電臺節目《頭條新聞》過去一直以嬉笑怒罵方式諷刺時弊,惟不時遭政府和親中人士點名批評。(圖片來源:李智智/自由亞洲電臺)
開播31年的《頭條新聞》,因為經常以嬉笑怒罵和幽默手法諷刺政府的施政,早年已遭到親政府和親北京人士批評,包括前全國政協委員徐四民曾批評該節目「陰陽怪氣」,前特首董建華亦批評《頭條新聞》是「低級趣味」,亦令港臺多次傳出撤換主持、腰斬節目等聲音。
2000年加入香港電臺的節目主持曾志豪,由2005年開始與拍檔吳志森合作主持《頭條新聞》,見證了港臺多年來的風風雨雨,他接受本臺訪問時坦言,今年明顯情況愈見嚴峻,感受到如排山倒海的壓力,不僅點名要換走他和吳志森,很多聲音是來自公職人員或權貴,甚至連廣播處長梁家榮亦成為「箭靶」。
曾志豪說:有很多不同的人主動說要更換我和(《頭條新聞》另一主持)吳志森,甚至可能最近有些政協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彭長緯)說要(廣播處長)梁家榮停止(停播)《頭條新聞》和《鏗鏘集》,廣播處長梁家榮被國家領導人點名要辭退,警察要告,甚至會面要求他要做些事。
曾志豪稱,傳媒的本質是監察,包括監察公權力,而《頭條新聞》是以事實為基礎用嬉笑怒罵的方式評論時事、監督政府,但他想不到現在的有些投訴人,好像是真的拿著一把尺去量度該節目,不停「劃線」,嚴重影響他寫稿創作,必須留意哪些地方下筆時要小心一點,感到很大的束縛。
《頭條新聞》主持人曾志豪認為,港臺頻遭打壓與中港關係愈趨緊張有關。(圖片來源:鄧穎韜/自由亞洲電臺)
曾志豪說:的確那次收到(投訴)報告時,我感到很氣餒,我直接跟監製說,如果這樣我怎麼寫?即沒法寫稿了,因為會覺得他(投訴人)總會有理由投訴你,真的是好像有人拿著一把尺,對著每一集播出的稿子,然後逐條間出,這裡圈出要投訴。
他又說,該節目可以經歷香港多個歷史時刻,包括八九六四、九七回歸及2014年佔領運動等,但來到2020年再也包容不下。3月時,通訊局同意無線電視免除播放港臺節目,變相令港臺節目在主流媒體「被消失」,令他不勝唏噓。
曾志豪說:已經沒法退了,難道我們現投降?我們全部唱讚歌?就算現在你說要投降,他(政府)都不會放過你,不可能有投降和轉彎餘地,大家幾位同事,有些不同部門的都圍著聊天時,都說只能盡做。
港臺這一場風暴,隨著3月28日播出的英文節目《脈搏》(The Pulse),女記者以視像訪問世界衛生組織(WHO)助理總幹事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問到世衛會否重新考慮臺灣的成員資格,令事件迅速升溫至「國家級」層面。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於4月初,先後發公開信及於立法會會議上,批評《脈搏》有違「一個中國」原則和《香港電臺約章》,要求廣播處長梁家榮為事件負責。
邱騰華說:商經局對香港電臺作為一個政府部門和一個公共廣播機構,她一些在節目上的處理,我們覺得是有違「一個中國」原則。
廣播處長梁家榮亦在立法會會議上一再重申,「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不可以違反的,香港電臺一直恪守。
前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認為,港臺是香港的縮影,港臺的問題亦是香港的問題。(圖片來源:李智智/自由亞洲電臺)
現已退休的前助理廣播處長施永遠,曾於2013年踢爆當時空降港臺的AO(政府官)處長鄧忍光要求下屬分擔「政治任務」,他向本臺指出,兩岸問題從來不是港臺的禁忌,想不到《脈搏》會捲入政治風波。
施永遠說:我當時收看,只覺得是一個普通的時事節目,一個記者問了一個時事問題,我真的沒意識到有一個那樣的(違反一國兩制)問題,原來是涉嫌違反一國兩制和港臺約章,我真是嚇一跳。如果你(政府)真是如此認為,你必須很實際去說,他是違反了什麼?如何違反?
施永遠在港臺工作了三十四個寒暑,曾任《頭條新聞》監製及港臺發言人,對港臺的一切瞭如指掌,但今次港台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他不諱言問題相當棘手。
施永遠說:港臺的問題,一直以來是因為戴著兩頂帽子,一頂是傳媒的帽,一頂是政府部門的帽,處長作為政府部門(首長),局長是他的上司,是可以對其下屬部門表達一些意見,但另一個矛盾的地方,根據港臺架構協議,廣播處長是港臺的總編輯,所以港臺有編輯自主,在這裡的兩頂帽子,你究竟戴哪一頂呢?
他稱,港英政府年代已察覺港臺的「兩頂帽」矛盾,早於1984年,當時的廣檢局首次提出研究將港臺脫離政府架構,結果不行;2006年,政府邀請當時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黃應士再作研究,可是仍無結果。不過,港臺並非只製作爭論性節目,也有幫助政府解釋政策,及提供政府部門資訊,例如《警訊》。
港臺顧問團成員梁旭明認為,近月港颱風波明顯是一場新聞自由的打壓。(鄧穎韜攝)
港臺顧問團成員梁旭明向本臺表示,香港電臺於1928年開臺時,是以英國廣播公司的模式設計整個架構,但近年對港臺的爭議愈來愈多,連顧委會都出面干預,不排除政府只是藉港臺問題,從而整頓傳媒業界。
梁旭明說:如果他們(顧委會)出面干預,我認為是反映其背後聲音很強大,這些當然是一些施壓的手段,你不要以為這樣可以得逞,你一定要收斂。不排除港臺今次是俗語說「被擺上枱」成為磨心,(政府)藉這些干預有一種示範作用,(對傳媒說)「你們好收聲啦」。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官方的對港臺的施壓會愈來愈嚴重。(鄧穎韜攝)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警方對港臺的表態是諉過於人,其實警方於反修例運動的警暴行為,早已形象破產,而港臺作為公共廣播,應該為民喉舌,政府不應以各種手段和理由,全方位針對港臺,顧委會亦明顯過度插手港臺的編務,似有越權之嫌。
呂秉權說:港臺根本是一個公營電視臺和電臺,是屬於市民的,那些錢(公帑)是納稅人的,她其實是為民喉舌的,應該幫市民發聲、監察政府,不應該是政府向港臺「揸頸就命」,不讓她去監督政府,這完全是掉轉的思維。顧委會其實應該履行其基本角色,提供了意見等等便足夠,不應該插手到日常編務,從而令製作等等方面,感到各種壓力,影響港台獨立的編採方針。
他續分析,過去十個月的社會事件,北京研判是與香港傳媒有關,所以針對港臺並非個別事件,是一個系統性的打擊,所有相關單位都可以連成一線,配合北京的政策,例如其他傳媒被警方針對,或壹傳媒集團創辦人突然被警方「抽秤」等,都是北京全方位打壓傳媒的跡象。
呂秉權說:現在事件的演變,就是不再覺得編採自主是最重要的事,而是某程度這個國家民族大義、一國、國家的利益,才有一種至高無上的凌駕性存在。如果連這種幽默感都不容許呢,其實是所有節目都不用做了。
施永遠強調,港臺有其獨特性,亦與香港「骨肉相連」,他不想揣測港臺的命運,但若然失去港臺,將是香港的重大損失。
施永遠說:香港的前途如何?香港怎樣發展下去?會是什麼社會?有什麼被准許?有什麼不准許?港臺是(香港)縮影來的,即是說港臺問題,不只是港臺的問題,是香港的問題。
對於港臺備受多方面打壓,香港電臺節目製作人員工會早前發聲明指,「我們已失去發問的自由」,譴責政府以「政治凌駕專業」,嚴重損害香港的新聞自由。「戰鼓已起,公眾知情權一定要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