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源於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戰」。(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風聲鶴唳,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懷疑是追兵。形容驚慌疑懼,自相驚擾。鶴唳,鶴叫。出自《晉書.謝玄傳》:堅(指苻堅)眾奔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淝水為之不流。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草木皆兵,把草叢和樹木都誤當作敵方的伏兵。形容內心極度恐懼,疑神疑鬼。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堅(指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指東晉的部隊),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風聲鶴唳」用於由聽覺引起的驚恐;「草木皆兵」用於由視覺引起的驚恐。
「風聲鶴唳」與「草木皆兵」,都源於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淝水之戰」。
苻堅百萬前秦軍隊讓江南震恐 星象卻不利
公元383年,統一了北方的大秦天王苻堅(氐族)力排眾議、一意孤行,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南下討伐東晉,「淝水之戰」因而爆發。歷史學家稱,這是一場關乎東晉存亡的生死之戰,也是在中國歷史上與「赤壁之戰」齊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東晉僅憑八萬餘人,便擊潰了苻堅數十萬之眾,前秦大軍土崩瓦解,逃跑途中,風雨聲、鶴啼聲都被當作了晉軍的喊殺聲,著名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由此而來。面對十倍於己的前秦軍隊,東晉軍隊是如何取勝的?
苻堅親率大軍與東晉的軍隊在淮河、淝水一帶進行對峙。從軍事實力上作比較,前秦強大而東晉弱小。從史學家的分析上,兵力的對比也很有意思。
東晉派了8萬「北府兵」開往前線,由謝石、謝玄率領。前秦的軍隊據史料記載,騎兵27萬,步兵60萬,將近90萬軍隊,號稱「百萬大軍」。
史學家指出,兩軍對峙的真實數字卻並非如此。
東晉方面,8萬軍隊是正面抗擊前秦的。除此之外,上游的桓沖還有10萬多軍隊,從側翼干擾前秦軍隊。而且駐紮在東晉各地,圍繞這一場戰爭而調動的軍隊也有幾萬人。總體而言,東晉的軍隊應該在20萬到30萬之間。
前秦號稱90多萬人,自稱有「百萬大軍」。但實際上,它的戰線特別長,遠的從甘州、關隴出發,這時才到長安一線;還有從冀州出發的,到了徐州一線;近的從長安出發或從其它地方出發的,其先頭部隊由苻堅的弟弟苻融率領25萬軍隊來到前線。
因此,真正在前線作戰的,實際上是東晉的8萬軍隊,對前秦的20多萬軍隊。史學家指出,嚴格說起來,前秦的軍隊可能不到20萬,因為苻融所率領的25萬先鋒中,已經有好幾萬被調往西線,以此對付桓沖所展開的進攻。就算前秦的先鋒部隊有20萬吧,那麼實際上的比例是20:8。當然,這個比例是根據史料分析而得出的一種數據。
然而,在當時身在歷史中的人們,特別是東晉的老百姓並不知道是20:8,當時的人們以為是前秦的「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江南,可以「投鞭斷流」!因此,史料記載,當時江南地區,特別是建康(今南京)非常恐慌和震撼,「都下震恐」!整個都城內外一片惶恐,認為江南都會被胡人消滅或同化了。
也有學者分析,得出的比例是10:1。不同的專家和學者,依據不同的史料,得出的比例是有差異的。10:1是按照前秦全線出兵的人數100萬(史料上確實有前秦「強兵百萬」的記載)對東晉的近10萬軍隊。20:8則是實際在前線作戰的人數比例。
不管怎麼計算,都是前秦來勢洶洶,而東晉相對兵力不足,從數字比例上看,似乎東晉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勝利,亡國家破就在眼前。但是往往歷史會出乎人的意料,「天意」一定勝過「人算」!——這是筆者在讀史時體悟到的。史書上有確實的記載,在苻堅南下伐晉前,群臣勸阻苻堅不要攻打東晉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星宿的排列,天上星星的排列位置,其排列方式是偏向於東晉的,就是不利於北方苻堅發動進攻。即星象不利——前秦不得天時。說白了,「天意」是向著東晉的。而且,當時東晉佔盡天時、地利與人和。因此,不管雙方軍士數量比例是怎樣的懸殊,「天意」決定了東晉一定會倖存下來。
東晉以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與將軍謝琰、桓伊等率眾8萬,以「北府兵」為主力,北上抗擊秦軍。
千萬不要小看東晉只有8萬兵在前線作戰,這8萬軍隊可不是普通軍隊,這可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北府兵」,作戰實力相當強勁。當時率領「北府兵」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東晉風流俊才、政治家、軍事家謝安的弟弟謝石、及謝安的侄兒謝玄。「北府兵」是中國古代軍隊的一個傳奇,作戰神奇,出兵經常取勝,就像當年唐太宗的玄甲軍,戰鬥力非常大、非常強悍。
前東晉襄陽太守朱序向謝石泄露秦軍弱點
前秦的軍隊抵達了淮河和淝水一線,就是苻融所帶的20萬左右的軍隊。一開始,前秦的仗打得相當順利,前秦軍隊渡過淮河,很快攻佔了一個重鎮壽陽,現在的安徽省壽縣。苻堅在項城聽到捷報,離開他的主力,親自帶著八千輕騎趕到前線。同時苻堅派出朱序去東晉勸降,讓領兵的謝玄投降。
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朱序的出現,給謝石、晉軍提供了重要的前秦軍事情報,使戰局向有利於晉軍的方向發展。
朱序本是東晉的將領,鎮守襄陽,曾經多次打敗前秦軍隊的進攻。朱序的母親韓氏也青史留名,她在朱序守襄陽時曾因城牆西北角不夠堅固而與婦女筑補助城協助晉兵防守,這個內城被後人稱為「夫人城」。但最終朱序沒有擋住前秦軍隊的打擊,襄陽被攻破,朱序被俘虜。前秦皇帝苻堅胸襟廣闊,想要延攬各民族的人才,因此朱序到了長安後,苻堅給了朱序官職,叫度支尚書,管理財務。
苻堅討伐東晉,朱序隨軍出行。朱序雖然感謝前秦給予他的優待,但是他的故國之情更深!朱序跟徐庶似的,身在曹營心在漢。苻堅派朱序去晉軍大營,勸說謝石、謝玄投降。朱序原是東晉襄陽太守,到了晉營,不但不勸說謝石投降,反給謝石出謀劃策,說:「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本來曾為晉臣的朱序,這一次把前秦的軍事機密透露給了東晉,把前秦軍隊的各種弱點告訴晉軍。朱序把苻堅的整個作戰計畫和兵力部署都告知了東晉。其中包括前秦軍隊戰線過長,戰線甚至長達萬里,到前線的軍隊實際上只有20多萬,連30萬都不到,其他的前秦軍隊還陸陸續續很遠,另外前秦內部還矛盾重重,鮮卑族的、羯族的、還有羌族的,前秦內部各民族的矛盾問題沒有解決,各民族都各懷有自己的打算,即前秦的內政問題還沒有解決。
朱序認為東晉如果想取得作戰的勝利,必須趁前秦的軍隊還沒有完全集中,也就是100萬大軍集結完成之前發動進攻,先把先頭部隊前鋒打掉,那麼破前秦軍隊就容易了,否則是沒有什麼希望的。朱序願意作東晉的內應。就這樣,朱序又回到了前秦。
苻堅在壽陽草木皆兵
東晉軍隊準備應戰,「北府兵」8萬人就開始出動了,這實際上是「北府兵」第一次初露鋒芒,領兵的人叫劉牢之,也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一個名將。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人很快就打破了當時前秦對淮河的封鎖,那個地方叫洛澗,然後打通了淮河通道。前秦在洛澗與東晉初次交手,便大敗而歸。劉牢之渡水進擊,大破前秦梁成軍,殺了梁成,秦軍步騎崩潰,士卒死者一萬五千人。於是,謝石大軍,水路俱進,迫臨淝水。
這個消息傳到苻堅那裡,苻堅很吃驚,他沒有想到東晉竟然還可以取得勝利,這給本來信心滿滿的苻堅心理上造成極大的打擊。
苻堅和弟弟苻融登上壽陽城的城牆,隔著淝水,眺望隔著淝水跟他們對陣的東晉軍隊,苻堅一看,晉兵的旗幟非常鮮明,軍隊的大營排得非常的嚴整,感覺晉軍士氣旺盛。苻堅回過頭來對苻融說,「這是很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他們弱小呢?」苻堅一抬頭,東北方向是一座山,就是「八公山」。由於苻堅心裏緊張,心神不定,再加上眼神不太好,地方又遠,他看見對面八公山上恍恍惚惚,那些草和樹木都像是東晉的士兵,似乎有無數的晉兵在活動,就感覺東晉的軍隊數量也很多,這就是成語「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來歷。
半渡而擊扭轉東晉和前秦局勢 定勝負
這時,苻堅制定的政策就是暫時先不要進攻,等待後續部隊的到達。而淝水的這一邊,東晉的謝玄就很著急,因為等對方軍隊集結之後就沒有希望取勝了。於是,謝玄寫了一封信給苻堅。
383年11月,秦軍緊靠著淝水西岸佈陣,晉軍進到淝水東岸,與秦軍隔水相峙。據《資治通鑒.晉紀.孝武帝太元八年》,謝玄派人對苻融說:「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貴軍孤軍深入,在淝水安營紮寨,而佈置陣勢又逼近水邊,臨水為陣顯然這是為了持久作戰的打算,不是想要速戰的作法。如果貴軍稍向後退一點兒,讓我軍得以渡河,然後咱們兩軍在廣闊的戰場上廝殺,以此來決定勝負,不也很好嗎?
大意就是要前秦把軍隊後撤一步,讓東晉的軍隊度過淝水來跟秦兵作戰。
前秦的將軍們都說:「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秦國內部討論時眾將都說:「我們兵多,他們兵少,不如阻止他們,使他們不能攻上來,可萬分安全。」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想將計就計。苻堅說:「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我軍只要稍稍後退,讓他們先渡過一半,趁晉軍一半還在渡河難以作戰之機,給他們來個突然襲擊,我們用精銳騎兵衝殺上去進行殲滅,我軍定能大獲全勝!)
苻融也同意後撤一步、讓晉軍渡河的建議。在兵法上有一個常識,叫「半渡而擊」,就是當敵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去攻擊敵人,那麼沒有渡河的人可能就害怕不過來,而過河的這部分人等於後面沒有退路就會被消滅,所以當時苻堅就同意了謝玄的建議。
隨後,苻融指揮前秦軍隊後撤。
苻堅知道「半渡而擊」,難道東晉就不知道嗎?當然知道,「半渡而擊」就是漢人的兵法,東晉的將領怎會不知呢?雙方都知道「半渡而擊」,就看哪一方的謀略先勝一籌。謝玄希望的就是前秦的軍隊後撤一步!
史學家指出,20萬的軍隊都已經把陣勢佈置好了,然後要後退一步,怎麼退呢?一退,陣腳必亂!
史學家對淝水又作了考證,非常有意思:這個淝水既不是長江,也不是淮河,而是淮河的一條支流。有多寬呢?旺水季節,在那個年代,最寬的地方100到200米;在壽陽城下,最窄的地方大概50米左右。11月正是枯水季,寬處50到100米,窄處只有5到10米。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士兵看來,可能是一條河。但是對已經在南方生活了很多年的「北府兵」的將領來說,恐怕就是一條溪了。
前秦的軍隊一方面聽說劉牢之當時在洛澗打了一場勝仗、「北府兵」很勇敢,因此有點害怕;另一方面也確實有厭戰的情緒;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通信不暢,就是後面的軍隊不知道前面的軍隊為什麼向後撤退,所以當前面的軍隊後退之後,後面的軍隊也必須往後退卻不知原因。
哪知大軍一退,便收不住了。秦軍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後面的軍隊不知實情,以為是敗退,引起了混亂。
就在前秦軍隊後撤的時候,以「北府兵」為骨幹的謝玄等領晉軍渡水,衝殺過來。有乘船的,有蹚水而過的。這個水情早就測量好了,晉軍很快就度過了淝水。前秦軍隊還在退,突然東晉的部隊殺到面前了。秦軍前軍倉促應對,後軍還在往前擠,結果人擠人、馬擠馬,一片大亂。
苻堅的弟弟苻融這時又想攔阻前秦軍隊退兵,以便和晉軍廝殺,他拿著寳劍殺了好幾個逃跑的軍人,但是擋不住像潮水一樣潰退下來的軍隊,苻融被潰軍的戰馬給衝倒,這時東晉的軍隊上來,將苻融殺死在亂兵之中。
朱序的軍隊,又乘機在秦軍陣後,邊後退、邊大呼:「秦軍打敗了!秦軍打敗了!」苻融一死,秦軍已慌,又聽得秦軍已敗,一發不可收拾。
秦軍後面的軍隊也不知道前面的軍隊是什麼情況,就以為前面的秦軍真的打敗了,於是後面的秦軍也開始跑。秦軍就由開始的後退、撤後一步,最後演變成了潰敗。所謂「兵敗如山倒」,真是如此,如果軍隊開始潰退的時候,那就像潮水一樣。主將苻融被殺之後,整個前秦的部隊就崩潰了。當時苻堅騎著馬單人獨騎開始逃跑。
8萬晉軍從後追殺,直追出三十多里,秦軍被殺的相當慘烈,再加上秦軍自相蹈藉而死者,真的是「蔽野塞川」!20多萬的前秦的士兵被馬踩死的、被人擠死的、被東晉的軍隊所殺死的,天寒地凍、飢荒於道的,不計其數。前秦的傷兵和死亡的屍體遍野都是,把河流都塞斷了!
逃奔的前秦兵卒,聽到天空中傳來仙鶴鳴叫的聲音跟耳邊的風雨聲,都覺得是東晉的喊殺聲,這就是成語「風聲鶴唳」的來歷。
秦軍逃散,晝夜不敢息,「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晉軍趁機收復了壽陽。苻堅中流矢,只帶領少數人退回淮北。
在這一場「淝水之戰」中,東晉「北府兵」沒有花費特別大的代價就打敗了前秦。苻堅率領可「投鞭斷流」的「百萬大軍」進攻東晉,卻被嚇到「風聲鶴唳」、「草木救兵」,最後以慘敗告終,國家也因此滅亡,北方重新陷入分裂與戰亂。
而江南因此得以保全了,維持了安定的局面,東晉司馬氏政權得以維繫。東晉政權在383年「淝水之戰」之後又延續了37年,到420年,東晉政權滅亡。
苻堅失敗原因 不得天時地利人和
後世的專家和學者總結:383年的「淝水之戰」以前秦的全敗和東晉的完勝而告終。要維持北方一統,解決民族問題,皆需要時間,併發展生產與經濟,使各族人民都先安居樂業,但苻堅沒有來得及這樣做,便又走上了新的征途。雖然苻堅擁有號稱「百萬大軍」的軍隊,可是陣容中大多為鮮卑、羯、羌等民族,他們都不大願為前秦賣命,這些因素都導致後來的戰爭中苻堅一面倒而敗陣的主因。中國軍事史上有句成語:「驕兵必敗」。苻堅之敗因就是驕傲,自認其「百萬大軍」可「投鞭斷流」,根本不把東晉放在眼內,這就犯了兵家大忌。而且劉牢之以五千人可以在敵前搶渡洛澗,追殺秦軍主將梁成,使秦軍步騎奔潰。事關重大,而苻堅、苻融竟然不能採取緊急的對策,這也暴露秦軍在作戰素質上的重大缺陷。
章天亮博士在《笑談風雲》講史系列之《淝水之戰》中總結的當時前秦內部反對苻堅進攻東晉的三點理由非常有說服力。這三個理由其實也是苻堅的前秦軍隊失敗的重要原因。筆者在上篇文章講成語「投鞭斷流」時已經談到這三點原因,因為很重要,再次重申一遍。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樣對苻堅的前秦軍隊伐晉沒有一樣是有利的。
一.星象不利——不得天時
當時星宿的排列,就是天上星星的排列位置,其排列方式是偏向於東晉的,就是不利於北方苻堅發動進攻。
二.長江天險——不得地利
東晉有長江天險,這是東晉的地利。
(後來兩軍大戰在淝水展開,東晉軍隊對淝水的瞭解遠高於北方的前秦軍隊,真的是瞭如指掌。這也是晉兵在秦兵後撤一步時,能迅速渡過淝水,大殺秦軍的原因。)
三.士卒疲憊——不得人和
前秦的士卒疲憊,而東晉則民心歸附。其實當時的前秦軍隊已經有了厭戰的情緒,不太想打仗了,所以人和這方面也吃虧。
(前秦內部的少數民族安定問題沒有解決,各民族各懷異心,打仗的時候,那麼除了氐族之外的其他民族士兵就不會賣力,甚至有的希望伺機倒戈,恢復被滅的故國。而南方的謝氏家族及其統率的「北府兵」竭盡全力的守護東晉政權。關鍵時刻,在前秦做官的曾經的東晉將領朱序的出現,對於東晉是天大的「驚喜」,東晉很快扭轉了戰局。)
歷史上許多看似偶然的事情,也許是必然。如果沒有朱序的出現,淝水之戰的結果也許會發生改變,中國的歷史進程也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和「也許」,歷史進程中的那一刻,就安排了朱序將前秦的軍事機密告知東晉,並為東晉定下奇策,而熟悉地利的東晉軍隊又利用他們對淝水的充足瞭解迅速渡過淝水,大殺秦軍。當時的星象又大利於東晉。一切只能說是「天意」使然。還是那句話,往往歷史會出乎人的意料,「天意」一定勝過「人算」!
參考資料及來源:
1.《晉書.謝玄傳》
2.《晉書.苻堅載記》
3.《資治通鑒.晉紀.孝武帝太元八年》
4.《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第二集《淝水之戰》
5.《國史通鑒之兩晉南北朝篇》之九《盛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