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服務員在餐廳戴著塑膠面罩為旅客端上飲料。(圖片來源: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9月24日訊】中共病毒疫情發生後,透明塑膠面罩(plastic face shields)成為熱銷商品。然而,日本政府資助的理化學研究所(RIKEN)公布最新研究指出,從抵擋COVID-19病毒的角度來看,這些塑膠面罩根本無濟於事。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透過超級電腦「富岳」(Fugaku)的情境模擬,瞭解透明塑膠面罩是否能夠阻擋不同大小的病毒。統計結果發現,5微米(micrometers)以下的空氣傳播飛沫(airborne droplets),幾乎百分之百可以穿過透明塑膠面罩。
研究結果還發現,對於體積較大、大約50微米的空氣傳播飛沫,透明塑膠面罩阻擋效果也不理想,約有半數飛沫能夠穿過。
主持這項研究的神戸大學(Kobe University)教授坪倉誠(Makoto Tsubokura)指出,如果要避免病毒傳播,應該經常戴口罩,而不是戴面罩。
坪倉誠對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從模擬實驗結果看來,很遺憾的是染疫患者如果戴上面罩,並無法有效防止飛沫噴出。」他表示,某些因為健康因素,無法戴口罩而必須戴面罩的民眾,要注意置身場所是否通風良好。
超級電腦「富岳」同樣也對不同材質的口罩進行測試,結果顯示不織布(non-woven fabric)製成的口罩較能避免COVID-19病毒傳播,比棉質、聚酯纖維(polyester)口罩效果更佳。
另一方面,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8月份公布最新研究實驗也指出,N95口罩對於阻擋COVID-19病毒傳播的效果最好,在沒有N95口罩的情況下,三層式手術口罩(three-layer surgical masks)、棉質口罩都是不錯的替代選擇。
不過,即使每天堅持戴好口罩,也不一定能確保不感染病毒。近日,加拿大一名確診女子就表示,疫情發生後她一直都很小心,出門必戴口罩,但結果還是被感染了。
據加拿大媒體報導,她遵循了所有要求的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出門必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我是唯一離開家的人。我丈夫剛從手術中恢復過來,我的兩個孩子也在家裡,我們特意這樣做,就是為了盡量不被傳染。」
「我唯一去過的地方是工作場所,但是我工作的地方沒有人確診陽性。我去過雜貨店三次,去過加油一次……但每次去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口罩,並且在所有指定地點消毒雙手。」「我很小心,但沒什麼用。我還是確診了,……我一定是在什麼地方不小心碰到了病毒。」
麗貝卡接著描述了她的症狀:一開始是喉嚨痛和充血,直到後來病情逐漸惡化,「我感到很累,沒有胃口,失去味覺和嗅覺。我仍然不能真正地品嚐和聞到一切,其他症狀還有腹瀉。」
之前本網站也曾報導過,美國加州一名在家遠程上班的亞裔男子,在家也經常戴著口罩,但也莫名染疫並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