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應注意幾個飲食誤區,清淡飲食也可滋補身體。
秋季,氣候乾燥多變,是人體免疫力降低、容易滋生疾病的季節,各種疾病極其容易爆發,所以應當及時做好秋季的養生。可是,秋季養生絕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需要注意採取一系列合適的養生方法,因此,進行養生保健時,一定要避免誤入秋季養生的雷區。
1、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不僅耗費金錢,而且還會讓身體受到損害,得不償失。例如如果長期服用葡萄糖,會造成肥胖,從而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如果不是虛症病人,卻使用補藥,就很有可能會傷害身體,甚至危害生命。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謹,但是如果不能夠分辨寒熱,亂投藥膳,很容易造成「雪上加霜」。
任何藥物服用過量都會有害身體健康。
3、多多益善
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其實這非常不科學,因為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如果服用過量的維生素,很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的症狀。
4、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味美可口,確實含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但不宜多吃。
很多人認為補就是多吃肉。動物性食物味美可口,而且確實含有比較高的營養價值,自然是補品當中的良劑。但是,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老年人吃多了肉,身體將不堪重負。其實,清淡飲食也是可以滋補的,特別是多吃蔬菜。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黃耆粥,補氣祛濕健脾胃
經過了漫長的暑夏,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氣虛。(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經過了漫長的暑夏,身體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氣虛。與此同時,立秋之後有一段時間是中醫說的「長夏」,在這個時候,空氣當中的濕氣往下走會侵入人體,而人體內原有的濕氣此時又難以排出。濕邪一旦在人體中盤踞下來就特別難以清除,從而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
黃耆性溫,有時會讓人上火。但是在三伏天的長夏和立秋之後,完全可以放心使用黃耆。如果是在其他時節,就必須根據自己的體質使用。氣虛的人比較適用,陰虛有內熱的人則要謹慎食用。
以下介紹黃耆粥的做法
材料:黃耆三百克,白米五百克(兩人份五天用量)
做法:
將黃耆放置在清水浸泡半小時,十到十五杯水(普通馬克杯一杯水約三百毫升),連水一起燒開後,轉中火煮三十分鐘,濾出藥汁備用。
再加入等量清水,燒開之後再煮十五分鐘,再次濾出藥汁。
重複第二步。
撈出黃耆藥渣扔掉,將三次的藥汁混合放入冰箱保存。
每次取五分之一的黃耆水,再放入一百克白米,加入適量的水煮成稀粥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咳嗽痰多的人不可以喝黃耆粥,因為不宜宣洩病邪。
本文由世茂出版社授權刊載,摘自《養好脾胃不生病:從運動、飲食、穴道入手,直接又簡單的健運脾胃養命法立體調脾胃,根上祛病因》,作者: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