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6日,中國國家生物技術集團(CNBG)候選COVID-19冠狀病毒疫苗在北京國際服務貿易展覽會(CIFTIS)上展出。(圖片來源: 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国2020年12月24日讯】新冠疫情在美國出現不到一年後,已有兩款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權威認證的疫苗正在美國為重點優先人群接種。美國政府近期計畫訂購數十億支疫苗,力爭明年六月達到全民覆蓋、人人免費的接種能力。
相比之下,早先被中國官媒稱為可能「勝出全球疫苗競賽」,甚至開展「疫苗外交」的中國,目前疫苗接種計畫仍不明確,而且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也未得到國際標準的認可。專家擔憂,中國取得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步伐可能落後于美歐國家。
數據:美國疫苗供應充足 中國接種時間表不明朗
資料顯示,美國的疫苗供應能力前景樂觀。而中國尚未發佈有關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官方可靠資料。
美國FDA 12月11日批准美國藥業巨頭輝瑞(Pfizer)與德國生物新技術(BioNTech)聯合研發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緊急使用授權一周後,美國生物技術產業的「新秀」莫德納(Moderna)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12月18日獲得FDA批准。
資料顯示,美國的目前的新冠疫苗訂購量已經足以滿足全民接種的要求。
美國杜克大學全球衛生創新中心(Global Health Innovation Center)「啟動與規模計速」(Launch and Scale Speedometer)項目追蹤和統計新冠疫苗的全球供應情況。該項目截至12月18日的資料顯示,美國政府目前已經確定訂購11.1億劑新冠疫苗,還有15億劑的潛在增購能力。
該項目統計說,以美國3.3億人口、每人需接種兩次疫苗計算,美國的接種能力將達到人口覆蓋率的184%—443%。
特朗普政府主導的「曲速行動」疫苗研發專案負責人本月初表示,到明年六月,所有希望接種新冠疫苗的美國人都可以獲得疫苗。項目首席顧問蒙塞夫·斯拉維(Moncef Slaoui)12月1日對媒體說,美國「將在2021年的後半年控制住新冠病毒疫情」。
杜克大學的資料顯示,同樣具備高接種能力的國家和地區還包括:加拿大(505%—580%)、英國(290%—420%)、歐盟(199%—264%)、以色列(122%—177%)、紐西蘭(165%—226%)、澳大利亞(226%)、香港(117%)和日本(115%)等。
美國等國能夠獲得足夠的疫苗供應,部分原因在於新一代的mRNA疫苗技術不依賴於細胞的擴增,具有生產時間短、容易實現量產的優點。而中國目前主攻的傳統滅活疫苗雖然技術成熟,但在生產過程需要進行細胞和病毒培養、建立毒株等工作,產能放大存在難度。
春節前接種5千萬人?六億國產疫苗多數外銷
就在歐美國家緊鑼密鼓地展開輝瑞等疫苗的接種部署後,中國媒體的報導中出現了對中國陷入「免疫落差」的擔憂。
公共衛生專家認為,相較歐美,中國目前的新冠疫情規模很小,對接種疫苗的需求目前並不緊迫,但如果中國在疫苗接種部署方面落後、達不到70%的人口免疫門檻,中國可能落入「免疫落差」的窘迫局面。
《中國新聞週刊》12月11日發表分析文章說:「在11月之前,由於中國境內病例很少,所以整體上對疫苗的需求並不十分迫切……但如果如今疫苗在西方國家率先研製成功並實現大規模接種,對中國的免疫落差卻可能真正成為現實。」
文章說,即使按照中國衛健委的估計——年底國產新冠疫苗年產能達6.1億劑、明年達10億劑——即使全部用於國內接種,每人兩劑,到明年底才夠8.05億人接種,只占全部人口的58%。
此前,中國國務院下屬的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本月初的一次公開發言中表示,中國「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但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些疫苗將主要用於出口,其中有1億支左右留給國內5千萬人的接種。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也提出了相關警告。他對美國之音說:「現在來看中國是說年底之前有6億1千萬的疫苗生產規模,明年達到十億支以上。按照我們說的70%的群體免疫的標準可能還有一定的差距。」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在中國實施全民疫苗接種之前,「強化抗疫」和「精准防控」仍然是當下的選擇。
分析認為,從長遠來看,要達到群體免疫、使經濟和社會生活恢復常態,接種疫苗勢在行。
中國媒體引用張文宏的話說:「我國民眾也只有通過充分的疫苗保護,才能提高我國對於新冠病毒的群體免疫力,避免因為國際間的免疫落差影響國際間交流的有效進行。」
設在英國倫敦的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全球衛生政策事務負責人兼高級研究員卡裡普索·查肯都(Kalipso Chalkidou)說,一些亞洲國家在測試、追蹤和隔離等「非藥物性的干預措施」(NPI)方面舉措得當,它們的疫苗接種計畫將與歐美國家有所不同。
但她同時對美國之音強調說:「儘管如此,要想開放邊境、讓貿易重新開展,所有的國家都必須為它們的國民接種疫苗。(免疫力)落差會延遲讓社會恢復常態的工作進展。」
疫苗未獲國際標準認可,5千萬人接種引質疑
有報導說,在沒有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情況下,中國計畫為數千萬居民接種國產新冠疫苗。
據香港《南華早報》和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衛生部門官員在上星期的一次電話會議中計畫在明年春節(2月12日)前、在1月15日前和2月5日前分兩批為5千萬人接種新冠疫苗,並在明年4月將國藥疫苗和科興公司生產的疫苗「正式推向市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8日沒有正面證實或否認這一報導。而在12月19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領導人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官員對中國的疫苗的生產部署能力、全民接種時間表和疫苗價格等多個外界關心的重要問題仍然沒有作出具體回答。
12月15日,江蘇省官方通報了採購科興中維和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的決定,在此之前,浙江和四川等地已針對特殊人群進行接種。官方說法是,「重點人群」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生鮮市場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工作學習的人員。
中國衛生官員表示,中國今年6月批准了國產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目前已經本著「自願、知情、同意」的原則接種了一百萬以上的劑次。官員說,「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但這一「緊急使用」受到許多公共衛生專家的質疑。他們認為,在全面掌握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資料前,中國目前沒有達到緊急使用疫苗的標準。
中國目前有5支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但沒有一支正式完成臨床試驗分析。
阿聯酋本月9日宣佈,批准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該國註冊。阿聯酋衛生和預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三期臨床試驗分析表明,中國國藥疫苗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為86%。並且沒有嚴重的安全隱患。
但阿聯酋方面沒有公佈試驗分析的細節,中國國藥集團對這一分析結果也一直不予置評。
全球發展中心的查肯都呼籲提高疫苗試驗資料的透明度。她對美國之音說:「我們需要獲得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獨立試驗驗證結果——包括經過同行評審、向多個SRA(嚴格監管機構)提交監管申請。除非資料公佈,否則很難去解讀。單憑新聞稿很難判斷效果,尤其是考慮到國藥集團的試驗已經在多個國家進行。」
查肯都博士所說的「嚴格監管機構」(Stringe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指的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一批監管部門,全部由歐美和日本的藥監機構組成,中國和阿聯酋的藥監部門不在此列。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認為,中國緊急接種的做法操之過急。他對美國之音說:「中國其實已經花了很大的力氣來建立跟世界接軌的疫苗生產和管理的制度。但現在又走回去,用‘緊急接種’的藉口來給很多人打疫苗。我是不同意的。因為現在中國並沒有這樣的需要。」
「即使是外國,包括美國、英國和歐盟,它們的疫情比中國嚴重,它們也沒有把沒有經過完成三期臨床測試的疫苗來在人群中廣泛接種。」
金冬雁說:「阿聯酋在全世界並不是享有疫苗生產和管理方面非常崇高的聲譽和有嚴格制度的國家,如果中國國藥的疫苗要推向全球,還是應該要得到美國、英國、歐盟這些管理機構的支持。」
疫苗誰來買單?
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發達國家都已決定為國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公共衛生專家呼籲中國政府也應該為其國民疫苗買單,民間也有類似的呼聲。但中國官方目前仍未作出承諾,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緊急接種」高收費的亂象。
在12月19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官員仍然沒有詳細說明中國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的該付費多少。中國衛健委官員強調,中國新冠疫苗的定價會是在「大眾可接受的範圍內」。
官方媒體說,新冠疫苗緊急接種的價格為每支200元人民幣。不過,據自由亞洲報導,武漢的社區志願者透露,當地接種疫苗收費為「2700元一針,要打3針」。報導說,「如果要打針,還要去找關係」。
《紐約時報》11月報導說,浙江一些地區出現的新冠疫苗「黃牛」,以高達1萬元的價錢為想打疫苗的普通民眾做預約。
香港大學的金冬雁教授說,這類亂象可能是生產單位的腐敗或政府監管不力造成的,是「中國特色的犯罪行為」。
他說:「如果保持有大量易感人群……它(中國)現在實際上是邊境封鎖,這樣從經濟上來說代價很高,所以從國家層面應該進行的策略是給大部分民眾免費接種。」
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黃嚴忠則表示:「現在考慮到英美基本上都大規模接種,而且是由政府來免費提供,這種情況我覺得政府如果要鼓勵老百姓來接種疫苗,而且面臨到‘免疫落差’的情況,應該使免疫的接種率保持到比較高的水準,應該採取國家買單的形式。」
「至於現在民眾打疫苗要自己買單的情況,可能與監管不到位有關係:如果國家把它定位到一類疫苗,由國家接管,那麼情況就會不一樣。」黃嚴忠說。
不過,一個國家是否能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與國民對疫苗的接受度息息相關。雖然中國近十年來出現過多起疫苗安全醜聞和疫苗產業的行賄問題,但中國民眾對新冠疫苗的熱情不減。
《自然》(Nature)雜誌10月發表的一項對19個國家受訪者進行的網上調查顯示,當被問及是否會接種一種「被證明安全有效的疫苗」時,中國受訪者的正面回答的比例最高,高達88.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美國民眾的正面回應比例則為75.42%;俄羅斯民眾信心最低,正面回應54.85%。
黃嚴忠說:「雖然以前發生過的所謂疫苗醜聞,但是我們知道民眾的這種記憶其實是短期的,所以很可能就會忘卻原先的問題。」
不過,他同時指出,如果接種新冠疫苗過程中出現對中國疫苗不利的、有關不良反應的和其他安全問題的報導,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將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