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中旬,1200多公里的黃河中游,多處出現「一河清水向東流」的景象。(圖片來源:Jucember/wikipedia/CC BY-SA)
明朝羅貫中在《平山冷燕》第八回寫到: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盡效靈。塵濁想應淘汰盡,黃河萬里一時清。《推背圖》第五十四像中的頌曰:不分牛鼠與牛羊去毛存鞟尚稱強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意思是說,聖人出現時,大地山川都會傳遞靈異,塵世中的污濁會被淘汰,萬里黃河變清就是徵兆。
中國人在啟蒙時候就被告知:「聖人出則黃河清。」([明]程登吉:《幼學瓊林》)。說黃河五百年變清一次。甚至還有「千年難見黃河清」的說法。三國時代李康的《運命論》中說:「夫黃河清而聖人生。」
據專家考證,中國歷史上的「河清」,有記載可查的便有43次,首見於漢桓帝延熹八年(165年)。每次時間間隔或長或短,有幾次間隔不到五百年。最長的一次為1727年,持續20多天。如今的「黃河清」,涉及流域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史所罕見。
「黃河清」預言出現聖人 也是災禍連連的不祥之兆
除了有「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預示著大變局的到來。
臺灣劉寶傑在視頻節目《關鍵時刻》中說,從歷史角度來看,黃河清的時候往往會發生大變局、大災難,人們才期待「聖人出」。比如,公元1127年宋徽宗的靖康之難、1403年明成祖的靖難之變、1727年雍正四年的大屠殺,這些年份都出現過黃河清,但是百姓沒看到「聖人出」,相反卻看到災禍連連。
還有一種說法是「河當濁而反清,陰欲為陽」,將黃河清為一種叛亂不祥之兆。
據《後漢書.襄楷傳》載,漢桓帝劉志桓帝延熹八年、九年(公元165年-166年),黃河連續變清,當時朝廷上下皆以為瑞祥之兆。但東漢著名的方士襄楷卻認為:「河者,諸侯位也。清者屬陽,濁者屬陰,河當濁而反清者,陰欲為陽,諸侯欲為帝。」
據《水經注》卷五引《續漢書》記載:當時襄楷呈上奏疏說:「《春秋》的經文和傳文沒有河水變清的記載,但今天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易干鑿度》曰:「上天將有吉兆下降,河水先變清。」《京房易傳》曰:「河水清,天下平。」
《春秋》中「麟」原不該出現而出現,孔子把這當作災異記載下來。河是諸侯的象徵,清是光明的徵兆,黃河變清難道是諸侯襲擊京師的預兆嗎?次年漢桓帝駕崩,徵召解瀆侯來做漢室的後嗣,這就是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二月,黃河又清了。
據明末學者顧炎武歸類整理的事例:桓帝九年河清,「明年,帝崩。靈帝以解瀆亭侯入繼」;北齊武成帝時河清,「後十餘歲,隋有天下」;隋煬帝時武陽、龍門數次河清,「唐受禪」。
金衛紹王時河清,「後四歲,宣宗立」;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平陸以下黃河清五百餘里,「明太祖興至其後,尤驗」;明正德河清,「世宗以興王即位」;泰昌河清,「崇禎以信王即位」。
《推背圖》中的第五十四像預言人民不堪重負
第五十四像讖曰:「磊磊落落殘棋一局,啄息苟安雖笑亦哭。」頌曰:「不分牛鼠與牛羊,去毛存砹尚稱強。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
配圖為5個小牧童手拿小棒趕著一頭怪牛。在其它版本中的也是馬形牛角,個頭也小,也有點像羊。對此有分析稱,過去人們用十羊九牧來形容官員太多,人民不堪重負。現在用一牛五牧有比喻官僚體系龐大腐敗之像。
「磊磊落落,殘棋一局」指蘇聯東歐共產主義敗亡後,對於整個共產陣營而言,已經是一盤殘局了。「啄息苟安,雖笑亦哭」意思是這時中共也感到了極大的威脅,雖然還有幾個小兄弟如古巴、朝鮮等作伴,也只能是強作歡顏。
此時中共做的一切:發展經濟、外交文化交流、發展體育等都是為了維持自己的政權,都只是「苟安」的策略。
「不分牛鼠與牛羊,去毛存砹尚稱強」意思是到這時候中國沒有人相信共產主義,當權者只是強撐共產主義的皮毛,對於共產主義已經失敗,和自身對人民犯下大罪的事實死不認賬。至於是非善惡,早已經不是他們關心的了,「去毛」是指「毛」澤東死「去」以後的事情。
圖中有一個牧童背對人,然而單獨在牛的一面。這就是一直沒有登「龍位」的鄧氏,他也一向不喜歡讓人照相。面對讀者的四人是執過政的華、胡、趙、江。
「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指否極泰來,寰宇將有真命天子或者說聖人出。黃河水黃,是因為裡邊含土沙,也就是含有出了頭的「田」,即「由」字,去了「由」,「黃」就是「共」了。就是說,共黨執政的時候,聖人降世。
千百年來,不同民族的預言都提到,在一個特定的時刻,人類將經歷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屆時,一位聖者將出現、拯救世人於危難,並指引人類回升的道路,開啟新的紀元。
最近的一次媒體報導是2020年5月中旬以來,平日濁浪滔天的黃河壺口,竟不時變身清流飛瀑,在20多米的陡崖間奔騰直下。沿黃各省(區),也不斷傳來黃河變清的消息:從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到河南鄭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黃河中游,多處出現「一河清水向東流」的景象。
看到這相信每個人都會無比驚訝,這世界就是這麼無比的神奇。無論從祥瑞之兆還是預言,都在告訴人們聖人已在世間,你能分辨的出來嗎?睜大你的眼睛,用你的善來判斷,可別錯過了這千載難逢的機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