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友詩2019年在兩會發言。(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21年3月18日訊】就在中國人大透過修正香港選舉制度,進一步毀棄一國兩制,使人對香港未來民主、自由、法治深表憂慮的同時,兩年前曾讓臺灣為之「驚艷」的「臺灣女孩」凌友詩又再跳了出來,一躍成為「愛國者治港」的擁護者。她有台籍背景,後在香港求學發跡,實際上思考邏輯早全採中共統戰樣板設定,對港臺兩地人心根本一竅不通,臺灣人曾因她八股的發言和與現實脫節的思維當她是個笑話,今天香港人看著她大言不慚上媒體教育民眾如何當個愛國愛港者,內心除了苦澀,還能笑得出來?
之前臺灣人知道凌友詩這號人物,是2019年她以香港特區政協委員身份在中國兩會演講,當年57歲的她衣著鮮艷,用著不同尋常人的腔調和表情發表高論,自稱「我這樣一個平凡的臺灣‘女孩’」,而這還不是她予人驚愕之處,真正讓人毛骨悚然在於她演說中那句:「如今,兩岸的道統之爭也已經結束,中國共產黨的新道統接續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法統與道統皆在一身。」即便受中共洗腦教育長大的一輩,稍有理智者,對她一席話恐怕也會感到肉麻不自在。
凌友詩出身臺灣,父親曾是國民黨海軍副艦長,17歲她移居香港,而後取得香港大學政治哲學博士學位,看似走在常軌途徑欲圖登峰,只是,當她以「平凡臺灣女孩」發言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我以能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參與國家的政治體制而自豪」時,即知其「平凡臺灣女孩」一詞僅為政治性裝飾,也因為她實在和臺灣民心過於背離,而少有人認真看待她,一時間輕蔑嘲諷之語不少,當然,她也曾反譏臺灣人不懂政治,只會耽溺生活小確幸。
不過,當我們以為凌友詩只是曇花一現的話題人物,其野心企圖則並不止於當年全國人大演說的「一次性消費」,甚而是很積極地把握每個港臺議題舞臺。例如,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期間,她說臺灣聲援香港,是因為「香港殖民與臺灣的皇民心態作祟」,會有台獨和港獨出現,是因為有人對「大陸」充滿仇恨和歧視。今年兩會上,她再嫌之前的反分裂國家法不夠,建議中國趕快制訂國家統一法懲治台獨,列出台獨份子清單,說的比大陸政協的代表們還要慷慨激昂。
凌友詩是中國全國政協的「台籍港區委員」,手上有中華民國護照,曾長居香港,但政治上毫無懸念只效忠中共。進而,她在港臺民間口碑雖然奇差,今年卻能得到新設的「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優秀履職獎」,風光在北京接受表彰,獲獎原因之一,就在於她發揚了「愛國愛港」精神,中共官方對她的讚賞即是:「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旗幟鮮明的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熱切期待兩岸統一到來,生於臺灣,長於香港,不變的是對祖國炙熱的愛,為香港長治久安建真言、謀良策,踐行的是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
凌友詩對臺灣認識的無知,和出於無知的貶抑,或者無須再多言轉述。而今,她以「愛國者治港」擁護者、先行者、教育者之姿論到「我相信愛國者治港後,香港的教育、經濟、房屋、醫療、就業、文化、社福等各項民生政策,必然更符合香港市民的期望,政府貫徹實施的決心也將更堅定。」則簡直把所有香港人都當傻子。
中共接手管治香港之前,香港的人均壽命已然全球最高,歷來WHO從醫療水準、接受醫療服務的難易度和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對世界各地醫療體系進行綜合比較,香港的排名皆遠勝中國,更遑論「內地人」爭相跑去香港生子和買奶粉仍歷歷在目,論及國民生產總值、教育水準、國民所得,97之前的香港無一樣表現不出色,中共是香港的拯救者還是摧毀者,當地全球自由度連續15年下降,以及今天香港人對中國的普遍觀感就是答案。
多數人對凌友詩的訕笑更多於把她當一回事,正因為她的言行舉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周星馳電影裡,那段搞笑拍馬屁的經典台詞:「我對你的敬仰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把「對你」換成「對中共」,這段話就「頗為凌友詩」。然其心境常人實在難以揣摩,就如同香港評論者對凌友詩的評價,說中共找了這樣一個人作為港臺代表,本質上就有很大問題,更令人費解的是,以凌友詩作為港臺愛國者標準,要人效法學習根本強人所難,拿她宣傳「愛國者治港」,究竟是有多瞧不起香港人?
會有凌友詩這種港臺代表的出線空間,證明當中共在收攏香港、對臺統戰上投資了無數人力精力,花了幾十年,到頭來竟然找不到一個像樣的人當「代表」,如此力捧一個出身臺灣,貶臺灣,移居香港,貶香港的凌友詩,任她在港臺笑罵由人,還頒獎表揚她,唯一解釋,或許就在中共其實很清楚,這世上很難有正常人會對中共的統御模式真正心悅臣服,在極權專製面前,在現實利益面前,什麼「忠誠」都是可以演出來的,而凌友詩應該是少數看不出表演破綻的人才,又說不定真是發自內心無由猜疑,自然就被中共當成了寶。
只是,凌友詩說她自己人生的前20年是在對付台獨,後20年是在對付港獨,這就是她的使命,話說回來,一直以來不也是她這類人相當程度幫忙催生了港獨、催生了台獨。她對臺灣、香港,乃至對中共來說,終究都不會只是笑話一則,而是一出統戰歪樓的悲劇。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