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東漢以至六朝,佛教傳入中國,於是佛畫興起。最早,莊嚴的佛像,圖諸石上,供人敬拜。及後道教興起,宗教人物畫的題材才逐漸擴大為釋道畫。
有一次,漢明帝做了個夢,夢裡看見有個金人,頭頂上有一道白光,繞著殿飛行,忽然升到天空,往西去了。第二天,他把這個夢告訴大臣們,許多大臣說不出那個頭頂發光的金人是誰。只有傅毅說:「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夢見的金人準是天竺的佛。」傅毅的話,引起了漢明帝的求佛法之心。他就派蔡愔(音yǐn)和秦景兩名官員到天竺去求佛經。公元67年,蔡愔、秦景帶著兩個沙門,用白馬馱著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經,經過西域,回到了洛陽。他命令在洛陽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樣,造一座佛寺,把送經的白馬也供養在那兒,這座寺就叫白馬寺(在今洛陽市東)。於是佛教浸盛,佛畫盛行。
三國時期曹不興被稱為「佛畫之祖」,他大幅的人物畫能頃刻間作就,身體的各部位置合宜,毫釐不差。晉朝顧愷之,也是個以善畫佛而著名的畫家。他有段故事:有和尚向他化緣,它就為和尚畫佛像於廟裡壁上,叫和尚給來看的人向他們化緣。後來視者如堵,和尚化緣不斷。顧氏畫名之大,可想而知。
中國的人物畫,一般是有骨法的,不像西方的水彩畫。可是梁朝善畫佛像的張僧繇,他卻做了變格,創沒骨法畫佛像,以五色染就,不見筆跡,不用雙鉤,和西洋的水彩畫畫法一樣。張僧繇以善畫佛道著稱,亦兼善畫人物、肖像、花鳥、走獸、山水等,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繪製了大量壁畫。他曾在南京一乘寺,用外來佛畫的畫法繪出有立體效果的所謂「凹凸花」,使觀看的人能從遠處看有凹凸起伏的感覺,而「近視即平」。他的「畫龍點睛」傳說也頗為膾炙人口。
隋唐時期的敦煌佛像畫是中國古代佛畫的巔峰,是以壁畫為主要部分。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其中包括各種佛像,菩薩,天龍八部,題材非常豐富,大致可歸納為:淨土變相,經變故事畫,佛、菩薩等像,供養人。淨土變相的構圖利用建築物的透視造成空間深廣的印象,複雜豐富的畫面仍非常緊湊完整,是繪畫藝術發展中一重要突破,一直被後世所摹仿、複製並長期流傳。經變故事畫內容豐富而多變,場面和情節被處理得真實有趣。繪畫和彫刻中的佛、菩薩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術中是一重要創造,這些形象所表現出來的動作及表情比前代更加多樣化了,出現了多種坐、立、行走、飛翔中的生動姿態,特別是唐代菩薩的形象為古代美術中的重要範例。唐代供養人壁畫精心描繪了當時主流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
宋朝則受蘇東坡崇拜之禪宗一派盛行,當時民間的佛像畫,尤其廟裡供的是達摩羅漢祖師畫像為主,莊嚴的佛畫像,很不多見。清朝畫佛像的人,有所謂復古派者,如陳老蓮、崔子忠等,他們所作的佛像造型怪誕、變形,當時並未被世人所重,之後的一些清代畫家所畫之佛像趨於熟媚,已無佛像莊嚴之氣。直到民國時候的張大千,在敦煌臨摹了兩年零七個月,將中國傳統佛像畫藝術再度發揚光大。
1949年中共竊政後,1966年文革爆發,「破四舊」運動隨之掀起,遼代十八羅漢泥塑、兩千年前印度高僧帶來的貝葉經、稀世珍寶玉馬在內的佛像、經卷全部被破壞,寺廟也差點被燒掉。1972年,來中國避難的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希望去白馬寺參觀,為了不讓其看到白馬寺破損的樣子,掩蓋文革的野蠻和罪惡,周恩來下令將北京故宮的貝葉經、京郊香山碧雲寺的清代十八羅漢、北京故宮慈寧宮康壽宮裡的佛像羅漢等諸多文物運到了白馬寺。但曾經被焚燬的塑像、佛畫等已根本無法挽回,而白馬寺的遭遇不過是全國千千萬萬個寺廟、道觀中的縮影而已。不過,中共毀佛、謗佛的報應很快就到到來了,在歷史上卻對眾生、對神佛犯下了滔天大罪,神一定很快要清算這個中共邪教。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