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ICOLAS ASFOURI/AFP via Getty Images)
在共產黨中國的文化中,天安門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它是國徽的圖案,是向全中國人民甚至是向全世界各國,特別是民主自由國家表演的地方,向西方國家炫耀武力的地方。歷屆中央領導人都以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三軍和幾百萬的遊行隊伍為無上光榮無上榮耀。但是,天安門卻是一個偽文物!
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那時還是一個沒有受到衝擊、迫害的黨報記者,還能和其他黨報記者編輯平起平坐,聊閑天。一次,讀書版編輯、副處級幹部羅慶樸就跟我說:「我發現天安門是假的,不再是原來那個天安門了。個頭、外觀完全不是原來那個樣子了。」
羅慶樸是50年代初生人,父親是中級後來是高級幹部,河北南部根據地出來的,進北京後當了中國曲藝家協會的主席。羅慶樸本人畢業於北京四中,中學和薄熙來是同學。班裡的高幹子弟很多,因為北京四中是重點學校,校舍和師資都很好,深受無產階級高級幹部的青睞。雖然這些人號稱是窮苦人,但是最會享受,超過了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是用自己的錢享受,他們是用人民的錢享受。羅慶樸後來去陝西插隊,1977年考上了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我們中國青年報文化生活部。還被提拔為副處級幹部。編了很長時間的星期刊,那時候共產黨對輿論的控制還不嚴厲,因為胡耀邦趙紫陽喜歡「資產階級自由化」,允許輿論工具不姓黨,所以他編的版面叫「辣椒」,就是諷刺與幽默。而且是對社會對政治的諷刺,後來報社領導覺得對黨的形象不好,就給撤銷了。他就去編讀書版,這時候就對天安門有了新的感受。他是老北京,經常經過天安門,這種感覺絕對可靠!
我看了一些關於北京城、清朝歷史的書,發現現在的北京城完全不是過去的北京城,確切地說,完全不是清朝時期的北京城。那時候,北京城是兩座完整的城,外面是北京城,裡面是紫禁城就是皇宮。皇宮坐落在北京城的中北部,皇城南面,東西各一道大牆,從皇城延伸出去,直至前門,牆裡面是禁地,只允許上朝的官員進入。百姓完全不能進入,這樣,北京城就被割為東西兩個部分。如果東城的老百姓去西城走親戚,先要出城,從城外進入西城。反之亦然。那時候根本沒有天安門廣場!
因為天安門只是皇城的一道門,為了抵禦兵變 ,為了抵禦國內的反抗而不是外敵的侵入,所以沒必要修得很高,也就是二三層樓高。但是現在絕對是四五層樓高!比原來的天安門大了一倍以上。
清朝滅亡後,這兩道牆拆了,清朝末年,前門附近,東面修了北京火車站。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小的廣場。周圍還有很多平房。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進行了閱兵,隨後進軍西南和西北,第二年才基本上佔領了中國全境。
1958年為了建設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又拆遷了許多平房。我的北師大中文系夜大同學,人民日報評論部評論員劉大寶就住在這片平房裡,還是北京市市法院的家屬宿舍,也被拆遷。天安門廣場進一步擴張。
70年代末,華國鋒當黨的主席,為了紀念他的親爹毛澤東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又進行了大規模拆遷,天安門廣場進一步擴大。
人民大會堂和歷史博物館建成後,天安門廣場就已經很大了,而且毛澤東很喜歡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軍隊和老百姓的遊行隊伍,進行各種大型活動,這樣,原來的天安門就太矮了,不配套,所以他才在自己的晚年也要拆了天安門,蓋一個大的。為了騙人,對修建工程進行了嚴格的保密。那時候,我10歲多一點兒,因為母親為了掙錢謀生,也為了幫助親戚,來到北京西城伺候二姨家的表姐月子,我就隨著來到北京西城住。曾經多次路過天安門,看見它被包裹得很嚴實,大人們說這是因為在整修。現在看來就是在拆了重建,改建。根本不是整修。
共產黨當然不想讓外人知道真相,所以進行了嚴格的保密。不允許施工人員把這個秘密泄漏出去。有關拆遷、翻蓋天安門的文件絕對是共產黨的高級機密。只有這個政權垮了臺,這些文件才能大白於天下。
其實只要找到過去的新聞記錄片,就能發現1960年代末是一個分水嶺,之前是小天安門,之後是大天安門,是向世界表演的舞臺。而不是清朝皇城的一道普通的大門。
皇宮北面原來還有地安門,但是也早就拆了,所以也無法根據對等的原理來考察天安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