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升溫,疫苗購買進度備受各界關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6月1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臺灣疫情在5月中旬開始擴散,疫苗需求量也急速上升。之前臺灣打算向德國BNT公司購買500萬劑疫苗,合約簽定在即,卻被中共擋下。近期佛光山、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等人陸續表態協助採購捐贈疫苗,不少人開始將疫苗短缺矛頭,批評中央採購疫苗慢半拍。對此,有輿論分析「為什麼民間可以更快的買到疫苗?」
艾爾科技公司創辦人及執行長林宜敬在臉書發文表示,大多商業公司都會唯利是圖,由於製作疫苗的國際藥廠都是商業公司,所以也都唯利是圖,「當市場上的疫苗大缺貨時,藥廠們一定優先把疫苗賣給出價最高、訂單量最大的客戶。如果客戶的訂單很大,那價錢還可以商量,但如果客戶的訂單量很小,那價錢就會很高」。
林宜敬說,臺灣才兩千多萬人口,因此政府採購疫苗的訂單量當然不大,「如果負責採購的官員採買的疫苗數量遠大於臺灣人口數,那就算他沒有被抓去法辦,至少也會被政敵們修理一輩子」。
林宜敬說,政府官員不可能用明顯高於市場的價格去國際市場買疫苗,但郭台銘跟佛光山不一樣,都可以用遠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去搶購疫苗,「因為錢是他們私人的,他們高興怎麼花就怎麼花,不會有違法的問題」。
他並點出,「臺灣的國際處境特殊,所以在採購疫苗的時候,會有商業上的問題,也會有政治上的問題」。臺灣政府在先天上本就受很大限制,而民間商業團體受到的限制比較小,所以由民間單位出面購買疫苗,速度肯定要比政府快。
林宜敬強調,疫苗的採購還有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問題,但任何一個在安全性及有效性都名列前茅的疫苗廠商,一定會優先出貨給採購量很大,或是出價很高的客戶,「作為一個客戶,如果臺灣政府既沒有很大的量,也沒有很漂亮的價,那就只好慢慢排隊了」。
自由時報報導稱,臺灣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31日對外說明瞭疫苗採購流程。他表示,中央採購疫苗會先看國際上有哪些疫苗,並聯繫相關廠商,請對方提供初步資料,並召開專家會議,根據文獻、臨床資料、實驗過程等方面,做是否近一步洽商合約的研判。
周志浩說,談判過程臺灣有法律團隊,會協助捍衛國家權益,待談判到一個段落後,還會再進行一次專家會議,檢視洽談情形是否合適,最後經過行政程序同意就會進行簽約,過程確實是既漫長又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