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京元電子是最大的專業測試企業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6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臺灣京元電子是最大的專業測試企業之一,6月5日,爆發的COVID-19疫情擴大化。這對全球晶元供應鏈將產生更多打擊,晶元荒已經蔓延到169個行業。
6月5日,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苗栗竹南科技廠爆發COVID-19疫情群聚感染事件,疫情指揮中心派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率防疫團隊進駐苗栗成立指揮所。王必勝表示,這兩天大量採檢釐清疫情後,發現當地疫情相當嚴峻,盡快隔離是避免疫情擴散最大重點。也要避免本土員工把病毒帶進社區,是現階段避免災情擴大重點。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京元電子共有131人確診,包括14名本國籍、117名外國籍;超豐電子則累計9人確診。
外傳IC設計客戶可能考慮轉廠,京元電子代理髮言人張垂欽回應稱,如果同業沒有客戶需要的設備或零配件,不見得能轉得成。這幾天京元電子人力會受到影響,接下來再看人力如何調度。不過目前IC製造供應鏈每家公司的產能都比較緊,不見得大家都能夠銜接。
據京元電子估計,6月產量將因停工計畫而減少4%至6%,6月營收也將同步減少約4%至6%。
手機晶元廠聯發科為京元電子最大客戶,2020年佔京元電子銷貨比重約10%。其他客戶還有高通(Qualcomm)等邏輯IC、混合訊號IC、內存、無線網路與驅動IC廠。業者普遍指出,會緊密觀察後續發展。
據悉,京元電子的晶圓針測量每月產能40萬片,IC成品測試量每月產能可達4億顆。京元電子成為了臺灣這一輪疫情中首個停工的晶元大廠,不由令人擔心,會否使得全球「缺芯潮」雪上加霜?
全球經濟深度一體化之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疫情都將對全球產業鏈產生影響,更何況臺灣處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最核心的位置。
據臺灣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0年臺灣半導體業總產值約合1145.6億美元。另外,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總額達到4400億美元。以此計算,臺灣半導體產能約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的26%左右。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報告稱,臺灣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地位愈來愈重要: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產值全球第一,IC設計全球第二。2020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已經超越韓國,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京元電子的突然停產,對於全球半導體封測產能影響或許比想像中的更嚴重,因為全球半導體封測的另一個中心已經停擺。
馬來西亞已於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面封鎖」,暫停經濟和社會活動,僅開放必要經濟和服務領域,第一階段為期2週,第2階段將維持4週之久。
半導體企業進入停工、停產狀態,晶元荒在產業鏈不斷傳導,引起新的連鎖反應。
根據高盛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全球有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晶元短缺影響,從鋼鐵產品、混凝土生產到空調製造,甚至包括肥皂製造業。
而多位晶元製造業行業人士認為,中國晶元產能供需缺口大的情況仍會持續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據中國《財經》雜誌網站6月5日報導,一位專家表示,美國對華為制裁產生蝴蝶效應,「華為成了扇動翅膀引起颶風的那只蝴蝶。」
他分析稱,華為受美國制裁時,為了保證業務連續性,將庫存週期從傳統的一個月拉長到以年為單位,這導致華為對市場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華為體量巨大,對各類晶元幾乎都有需求。
根據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統計,2019年華為手機佔全球手機的出貨量為16%,如果華為擴大10倍庫存,那麼全球手機廠的晶元供應就無法保證了。
華為之後,其它廠商也恐慌,紛紛囤貨自保,結合自然需求的提升,造成了晶元荒發酵至今,仍在尋找解決方案的局面。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5月表示,商務部正積極聯繫台積電等臺灣半導體生產商優先滿足美國汽車業者需求,以緩和短期晶元短缺困境。
媒體近期密集調研採訪了晶元製造、需求端的一些公司和工廠。調研結果顯示,目前,晶元短缺、交貨期延長的局面並沒有實質性緩解。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