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地球》。(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2019年有讀者問編程隨想:「怎麼評價最近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他回答:「關於《流浪地球》,俺很多年前看過其小說,但沒看過電影。(據說電影與原著差別很大,因俺沒看過電影,不評價)由於俺對小說《流浪地球》的感覺一般般,所以沒啥興趣再看電影。」
因為該片的原創作者劉慈欣算毛粉,引發讀者討論,編程隨想回答如下:
1、關於「軟科幻/硬科幻」
劉慈欣顯然是「偏硬」的。
2、關於劉慈欣的「硬度」
俺的觀點:
比之【國內】科幻作家,還是OK的;
但如果對比國外的幾個科幻大師,就【不】覺得他在技術方面有多強了。
3、關於天朝的科幻作品
「偽編程隨想」說:
天朝的科幻作品很少有作者著重描繪人文和藝術方面
俺的觀點:
更準確的說法是——國內科幻作家,很少有人在【人文】方面寫足夠好(足夠有深度)。
劉慈欣在人文方面也是很【欠缺】的。
(考慮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這也很容易理解)
4、關於劉慈欣的作品
科幻作品,有些以【人物刻畫】見長;有些以【情節】見長。
劉慈欣自己也承認,他在「人物刻畫」方面比較欠缺。
而且他認為:科幻小說主要還是靠「情節」(當然,有些科幻作家並不是這種觀點)
另外,劉慈欣還靠他在「硬度」方面超過其他國內科幻作家。
5、關於劉慈欣的「原創」
某些劉粉認為「黑暗森林」和「降維攻擊」是劉的首創。
其實【不是】。
類似的想法(點子),在其它更早期的科幻作品中已經出現。
6、關於《三體》與【國外】科幻史詩的對比
很顯然,《三體》系列是劉的代表作。
劉粉把《三體》稱作「科幻史詩」,俺拿《三體》與國外的幾部史詩作簡單對比。
寫評論的時間有限,隨手選了3本國外的「科幻史詩」。
(註:沒被選上的,【不一定】就比這3本差)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註:據傳聞,本拉登的基地組織,名稱就源自於此)
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系列(註:《安德的遊戲》只是該系列的引子)
丹・西蒙斯的《海伯利安》四部曲(註:國內看過此書的人數,大概比另3本書要少)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
俺個人觀點是:
關於「規模宏大」:《基地》超過另外3個
關於「人物刻畫」:《海伯利安》與《安德》超過另外2個
關於「人性/倫理方面的討論」:《海伯利安》與《安德》超過另外2個
關於「政治方面的討論」:《海伯利安》與《安德》超過另外2個
關於「心理描寫」:《安德》超過另外3個
關於「AI方面的討論」:《海伯利安》超過另外3個
關於「作者在人文知識面的廣度」:《海伯利安》的作者超過另外3個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