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就是要知足、知止、知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好好做人,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在無形之中給我們的言行舉止立下了規矩。這一輩子,無論過得多不容易,都要懂得做人之道。
因為懂得做人的人,才能得到內心的安寧和別人的尊重。
那什麼才是做人之道?
其實很簡單。做人,就是要知足、知止、知趣。
一、知足
《莊子·逍遙游》裡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意思是說,鳥兒在樹林中,不過要的是一樹枝;鼴鼠喝河水,不過是喝飽肚子。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縱有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縱有廣廈萬間,夜臥不過七尺。
人生本不苦,苦的是索求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永遠不夠。
可我們這一生,赤裸裸來赤裸裸去,什麼也帶不走,做人唯有知足,才能常樂。
明朝有個叫胡九韶的人,家境十分貧寒,一邊教兒子讀書一邊努力耕作,日子勉強維持溫飽。
每天下午,胡九韶還要焚香禱告,感恩上天又賜給了他一天的清福。
他的妻子不解,嘲笑他說:「一天三頓都是菜粥,這算什麼清福啊?」
胡九韶回答說:「第一慶幸的是,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沒有戰亂紛擾;第二也慶幸家中老少都有吃有穿,不會挨餓受凍;第三慶幸的是,家中沒有躺在床上病人,也沒有人被關在監獄之中,這難道還不是清福嗎?」
做人當如胡九韶,不卑於現狀,不囿於當下,知足常樂。
孔子有弟子三千卻最喜顏回,不僅因顏回好學,更欣賞他雖身處陋巷,也不改好學之樂。
而富貴者若是不知足,便會整日憂心忡忡,生活也是不盡人意。
二、知止
《周易》中說:「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埋,其道光明。」意思是說,在該停止時就停止,在該行動時就行動,動靜之中把握分寸,前途才能光明。
知止就是要適可而止,認清自己而後量力而行,而不知道何時該收手,早晚都會落入危險。
有一位禪師在山中修行,遠近聞名,山下許多人慕名前來求道。
其中一位年輕人來拜訪時,正好看見禪師挑著一擔水往山上走。他觀察到禪師的兩隻木桶都沒有裝滿,水量只是過半,於是非常好奇,就問禪師:「您為什麼不多裝一些水呢?」
禪師笑了笑,對年輕人說:「你看,我兩隻桶中都畫了一條線,每次我都到此為止,再多就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和所需了。」
年輕人沉思良久才悟到:一個人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事,一切都要量力而行,假如超過了能力範圍,執意妄為,只會是自我折損。
做人,不僅要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更要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裡。
上了年紀,明白身體大不如前,就凡事別逞強別硬撐,累了就去休息;慾望太多,明白自己實力不夠,就要降低心中預期,而不是一意孤行。
《大學》中說:「知其所止,止於至善。」知止並非不思進取,而是教人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這世間,名利無疆、誘惑無邊、煩惱無盡,唯有知止,才能給心靈留有舒展的空間。
三、知趣
詩中說:「笑相看,風林露草,古來有誰知趣。」
什麼是知趣?就是不在成績不好的人面前談成績,不在家庭條件不好的人面前顯財富,不在身體不好的人面前提健康,做人懂進退,不討人嫌不惹人厭。
但現實裡,卻是自以為是的多,知情知趣的少。
有句話說得好:「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
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主動開口標榜自己的人,恰恰是情商低的表現。
而知趣的人,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事能做,懂得照顧對方的感受,人們也樂於與之交往。
俗話說:「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
人生是一場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給心靈除塵,自省、自覺、自控、自重,才能自如。
做人知足,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心寬積福;
做人知止,是事有所為,有所不為,進退得宜;
做人知趣,是不自炫耀,不露鋒芒,相處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