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讓「錢袋子」充盈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習近平除了焦慮如何保權之外,讓「錢袋子」充盈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作為政府的「錢袋子」,財政收入已然見底。財權上收,事權下放,是最近十年來中央和地方矛盾的焦點。中央政府掌控七成以上的財權,而地方政府恰恰相反,活干的多,收入卻越來越少。可是現在,中央財政也沒有過多富余了。
中共百年來始終在困境中掙扎生存,極度缺乏安全感。因此,靠著殺戮和謊言維持其政權不崩潰,並把勤勞的中國民眾創造的社會財富據為己有,並稱是其「合法執政」的基礎。同時,一旦有危機的時候,便以「亡黨亡國」來刺激黨內的敏感神經和激發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
同樣,紅二代出身的習近平,深知中共內鬥的殘酷無情。這也讓習近平缺乏安全感,只能從體制和制度方面下手來穩固自己的權力。習近平憑藉「反腐」和其它清洗手段,在黨內樹立了許多政敵,令他永遠無法確定政敵將在何時、何地採用什麼方式來謀劃反對他,甚至是暗殺他。
習近平也愁白了頭,沒錢誰聽他的啊?中共的「槍桿子」和「刀把子」用來鏟除異己、鎮壓國內百姓,對外武力恐嚇,這一切都是需要資金支持的,「錢袋子」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近年來,地方政府由於貪腐、巧立名目花錢等因素,導致財政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比較嚴重。在2019年,僅有上海等8個省市財政自給率能超過50%,其餘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都在50%以下。
「財政自給率」,俗話說是衡量一個地方「佔中央政府便宜」的指標,是用「一般預算收入」除以當年「一般預算收入」獲得的比值。中國的財政制度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稅制度。中央一般會拿走超過中央政府實際需求的稅收,然後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來控制地方政府,每個省市都會獲得返還,但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返還要少一些。
在2021年上半年,只有上海市出現942.6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財政盈餘,其餘省份、直轄市和自治區均入不敷出,河南、雲南和湖南等3省財政收支缺口最大,均為2300億元以上,在在顯示中國地方財政壓力明顯上升。
雖然中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最缺錢其實是中共。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1)》,對十四五時期財政收支作出預測,未來幾年財政缺口規模將擴大趨勢。
報告顯示,因去年基數較低,以致2021年財政收入增速顯著提升外,十四五期間財政收入增速繼續放緩,而財政支出卻保持增長,平均財政支出增速在7.5%以上。
報告稱,若與2020年比較,在不考慮改革的情形下預測,2021年財政收支缺口會收窄至約4.7萬億元。不過,此後幾年財政缺口規模將維持擴大態勢,預計到2025年,財政缺口將達10.7萬億元。
對於財政困境,現任及前任財政部部長都已發出警告。現任財長劉昆去年撰文稱,今後財政面臨減收增支壓力,財政將處於緊平衡狀態。前財長樓繼偉去年底也說,預計未來5年中國財政收入總額將呈低水平態勢,財政支出壓力較大,財政困難非短期的事,中期也相當困難。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中國經濟怎麼轉型?消費低迷內需不振怎麼辦?房價這麼高,房子賣不動了,在房地產上游和下游的40多個產業的產品又該怎麼賣?央行放水,物價已經起來,通貨膨脹嚴重;不放水,地方政府捉襟見肘。想靠投資拉動經濟,但是債務已經很高了,而且之前投資的項目完全都不賺錢,如果地方政府再舉債建新城新區,可能下個月舉債的利息就還不上了。多收點稅行不行?大量民營企業已經命懸一線,再加稅,就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麼減稅的話,民營企業能好過點兒嗎?公務員的工資、軍隊給養,各級黨委、吃干飯領乾薪的人,資金也還沒著落,還有那麼多非洲國家要援助……中共財政實在是困難。
於是,充實「錢袋子」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對大型公司罰款的次數和額度都增加了。
並且習近平當局日前提出「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這些成為官媒和自媒體的熱詞。再加上之前針對多個行業的整肅,以及多位富有的企業家紛紛交出管理權,給外界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近日來,中共的官員和官媒不斷洗白「共同富裕」計畫。其實該計畫就是通過打擊一些行業的巨頭,令其交錢出來。
監管部門頻繁約談、打擊多個行業和公司,並且在官媒的推波助瀾之下,民營企業家不得不「慷慨解囊」:抖音創辦人張一鳴捐了5億人民幣給政府,騰訊及阿里巴巴各承諾捐出1000億人民幣,美團的CEO王興捐給22.7億美元,小米的雷軍也捐出22億美元。拼多多的黃崢,第一次捐出18.5億美元,第二次再捐3.7億美元做農村扶貧方案,又承諾未來一年公司淨利將全額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