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10月8日訊】房子有兩個天然屬性,一是居住屬性,二是投資避險屬性。雖然「房住不炒」喊了很多年,但無論政策如何調整,房子的這兩個屬性不會改變。
我們先看幾組數據。
2020年,全國售價1000萬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接近3萬套。這3萬套裡,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佔到20106套。
2020年售價在5000萬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上海同比增長117%,廣州同比增長165%,南京和深圳則增長了驚人的300%。
一二線城市豪宅銷售火爆,底層因素只有一個,就是高淨值家庭的避險性投資。
4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其中有三個關於房地產的數據: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25.6%;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63.8%;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88.5%。
商品房銷售額增速最快,說明房價整體還在漲。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中國。2020年,英、德等國的房價漲幅超過7.8%,高於中國的5%。今年以來,韓國首爾住宅小區的平均掛牌價格上漲近20%,韓國總統為此道歉了三次。甚至在那些因為地廣人稀,房地產市場一直波瀾不驚的國家,也出現了一房難求的景象。比如澳大利亞,今年3月,澳大利亞的房價漲幅創下了33年來的新高。再比如紐西蘭,這個大農場也出現了房子供不應求的情況,住宅缺口竟然達到了5萬套。
這一系列數據的背後,是貨幣無底線超發造成的全球性心理恐慌。
在疫情暴發前,發達國家為了刺激低迷的經濟,已經普遍推行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2020年,疫情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全球央行海量放水刺激經濟。
美國放水上癮。3月中旬,1.9萬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生效(平均給每個美國納稅人發了1400美元),3月底,拜登又宣布計畫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超過2萬億美元。
美聯儲的超級大放水直接造成國際資產價格的暴漲,引起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輸入性通脹。通脹導致恐慌,恐慌誘發經濟波動,繼而造成國際游資的避險性退出。所以為了應對美國放水,不少新興國家只能搶在美聯儲前加息。這一方面是為了遏制國內的高通脹,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美聯儲率先加息,引發國內的資金外流。
這實在是一個無奈之舉,因為對很多新興國家來說,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經濟脆弱、債務負擔沈重,此時並不是加息良機。
當美國隨後通過加息把國外美元大量回流到本國市場時,很多像土耳其、越南這樣經濟存在泡沫的國家,即便有所準備,也很難避免資金外逃、貨幣貶值、經濟崩盤等連鎖情況。這些情況發生後,美國再殺個回馬槍,就能以極低廉的價格抄底各國優質資產。
這就是美國放水收割世界的完整流程。不得不感嘆,2021年真的是弱肉強食的一年。
目前,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比2010年還要低1.5%,而歐盟國家已經處在負0.5%的活期利率之下,這意味著人們把錢存在銀行只能虧錢。
在對通脹預期的恐懼以及超低利率的刺激下,全球投資者都在用金錢投票。相對於股票等金融資產,人們更願意買房,因為房地產作為實體資產,看得見摸得著。到今年年初,全球房地產行業的市值高達269萬億美元,是全球股票市值的2.5倍,房地產行業成為了承接全球增量資產的第一大蓄水池。
中國一二線城市豪宅的搶購潮以及全球主要國家房價的上漲,看上去是一個需求現象,其實背後不僅有貨幣利率政策的影響,更有各個國家如何處理資產泡沫的複雜問題。
未來幾年,若有任何一國處理不慎,造成資產泡沫破裂,都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的連鎖效應。
客觀地說,面對這樣一個資產泡沫化、貧富懸殊日益增大、財富極度不安全的恐慌時刻,絕大多數的個人和家庭束手無策,不知道在這種時候該怎麼守住自己的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