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民間流傳的正月十三日8大習俗(圖)

發表:2022-02-12 20: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黃曆正月十三還算是在過新年期間呢!這一天的習俗也多。
黃曆正月十三還算是在過新年期間呢!這一天的習俗也多。(繪圖:志清/看中國)

雖然開學了、上班了,但黃曆正月十三(2022年2月13日)還算是在過新年期間呢!這一天的習俗可多了,例如上燈、吃湯圓、祭祀關公等習俗。一起跟著小編來盤點正月十三日的8大習俗吧!

一、燈頭生日

在黃曆正月十三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被稱為「燈頭生日」。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竈下點燈,稱為「點竈燈」,其實是因為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日子臨近了,各家都試點制好的燈,才被說為「燈頭」之日。

南通舊時從黃曆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而城隍廟中看燈的人也絡繹不絕。

二、滾龍燈

繁昌荻港鎮春節玩滾龍的習俗已傳承一百多年,一般為期四天。每年黃曆正月十三日為試燈,十四日為起燈,十五日為正燈,十六日為圓燈。試燈這天傍晚,六條老龍與多條滾龍首次上街。華燈初放時,龍燈開始上下穿行,四處盤旋飛舞。街道兩側,家家懸燈,各家各戶焚香放炮。接著,滾龍、花藍、故事燈、走馬燈、魚燈、獅子燈、兔子燈、蝴蝶燈、金瓜燈都上了街。這時路上各色龍燈川流不息,各樣彩燈閃爍輝煌,一直要鬧到三更以後,方才收燈,次日再接著玩燈,直到十六日圓燈。

三、扎彩燈

黃曆正月十五鬧花燈,一般要從正月十三紮彩燈開始。老北京的年禧歌謠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也就是說,正月十三日為「上燈」;十四日為「試燈」;十五日為「正燈」;十七日為「罷燈」。從正月十三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燈結彩扎彩燈啦!

四、吃湯圓

「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是揚州人的又一舊習俗。黃曆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其實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向大街,三扒兩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煙地三五成群地急著跑到街上去看花燈了。

五、祭祀關公

在西安長安區農村有這樣一種習俗,每年正月十三這天,要祭祀關公。而祭祀關公所用的一種叫「添碟子」的貢品您見過嗎?一粒粒飽滿的大黃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各種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竹棍嵌接,一層層碼在由幾個碟子駕起來的造型上,最後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臺樓閣,這就是長安區獨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添碟子」

六、做「聖蟲」

「不過十五未出年門。」正月十三,在即墨農村有製作「聖蟲」的習俗,這一天,村裡的婦女們三五家湊在一起,一起和麵、裁剪、雕刻、蒸煮,進行著過新年的最後一「忙」。迎接元宵節時,一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聖蟲」便在這些扛得鋤頭、摸得鐵杴的巧手下出爐。

七、祭海

黃曆正月十三,相傳這一天是海龍王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漁民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祭海活動,祈盼全年風調雨順,漁業豐收。按照傳統習俗,供桌上早已擺好了祭品,有豬頭、鯉魚、大饅頭等。供桌前,人們焚香化紙,紛紛朝向大海行叩拜禮,震耳的鞭炮聲響徹天地,璀璨的煙花更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八、放海燈

正月十三放海燈,是中國漁民的傳統習俗,據莊河民間傳說正月十三是海神娘娘生日,在南方有些地區存在七月十五、三月二十三的不同說法。當地漁民與村民沿襲著傳統習俗,在岸上擺設祭品,點燃煙花爆竹,把製作精美、寫滿祝福的船燈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風順、幸福平安。



責任編輯:隅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