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結伴同行 冷戰回到起點(圖)

作者:杜耀明 發表:2022-03-04 08: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和普京
習近平和普京(圖片來源:Mikhail Svetlov/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3月4日訊】俄羅斯揮兵侵略烏克蘭,殺戮平民,牴觸聯合國憲章,更犯下濫殺無辜的戰爭罪行,但北京至今不加譴責,更繼續兩國的夥伴關係,令人擔心北京選擇與俄結盟,更憂慮世界秩序快要回到未來,復辟兩極對立的冷戰世界。

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聯合國憲章的基礎。北京承認烏克蘭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對於俄國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北京也沒承認它是俄國領土,但今次俄軍以超過十萬軍力入侵烏克蘭,是赤裸的軍事侵略,北京卻不嚴詞責備,反而模棱兩可,一面呼籲以對話、談判解決紛爭,一面又表示同情俄羅斯,擔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向東擴張造成安全威脅。

其實烏克蘭主權獨立,政府經選舉合法產生,法理上完全自主,既可跟從十四個東歐國家一樣,於冷戰結束後,自行決定加入北約,也可選擇白俄羅斯的道路,成為俄羅斯的附庸。俄羅斯常說感到安全受威脅,又說烏克蘭東部出現種族滅絕行動,卻沒有什麼證據可言,也沒有通過國際協商仲裁,排難解紛,只須自覺委屈,便派兵動武。難道以解決安全隱患、打擊種族滅絕為由,就可以把毀人家園的血腥侵略,美化為迫不得已的自衛還擊嗎?

中國來說,俄羅斯的歪理必須立即駁斥,不僅因為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不容妥協,更因為寬大縱容只會助長弱肉強食,以武力解決問題。更何況,俄羅斯毗鄰中國,倘若照辦煮碗,動不動以解決安全威脅為名,或者指責中國對新疆施行種族滅絕政策,便可長驅直進,侵佔領土,勢必是中國人的惡夢。

北京面對邪惡戰爭卻貌似中立,或另有政治盤算,但絕非毫無代價。首先,北京仍視俄羅斯為夥伴,雖然不支持但也不批評俄軍侵略烏克蘭,並且努力發展中俄關係(例如汽油進口三年後增加三倍、放寬穀物入口限制),主要出於兩種情況。一是同床異夢,但實際利益蓋過政治原則,只須努力經營中俄聯盟,合力改變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其他都不重要;二是聲氣相通,志趣相投,因此互相扶持,不怕歷史重演,出現仿似上世紀五十年代社會主義陣營的兄弟之邦。不過,不論結伴原因何在,同樣是視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如無物,權力就是正確,武力強盛才是硬道理,但中國跟聲名浪藉的俄羅斯同行下去,又怎能避免貶損自己的聲譽?

其次,烏克蘭向來與北京關係友好,是第一批支持「一帶一路」計畫的歐洲國家,而兩地貿易過去十年持續增長,貿易額達1500億美元(2020年),中國更成為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不過,面對友邦的危難,北京除了呼籲俄烏會談,沒有給烏克蘭提供任何援助,也沒採取制裁行動,反而與侵略者保持密切關係。不用說,烏克蘭他日仍在的話,它與北京的關係只會轉壞,而其他中國的友邦,也需要重新思考與中國交往的基礎和風險。

再者,北京對俄羅斯侵略行為的態度,只會增加中國鄰近國家的戒備,甚或引起局勢緊張升級。近年來,中印邊境衝突、南海主權糾紛、中日領土爭議等不斷出現,加上武統臺灣甚囂塵上,解放軍不停演練,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亦在印太地區不同地點舉行,區內局勢日漸升溫。今次烏克蘭事件,勢必令各方提高警惕北京會否以俄為師,用軍事力量改變區內現狀,而他們為加強戰力,或會全面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聯盟,甚至走向發展印太區的「北約」。結果,北京不願見到鄰國倒向美國而形成的對峙局面,或會不幸成真。

最後,北京亦偏離了原定的外交路線。中國一直主張多極並存的世界秩序,想法接近歐盟,也致力爭取歐盟合作,削弱美國在國際舞臺的領導地位,同時破解美國圍堵中國的策略。但俄國侵略烏克蘭,歐盟與美國聯手反對,北京卻選擇俄羅斯為夥伴,無異於站在歐盟的對立面,願景中的中歐聯盟即成泡影,多極並存的國際秩序同告落空,而現實甚至向反面走,逐步形成中俄對抗歐美的兩極對立格局,也就是說,回到七十多年前冷戰開始的起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