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的淪落,根本上是紅禍造成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華武術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瑰寶,是曾經名揚世界的中國功夫。現在,真武術也就是純粹的傳統武術很稀有了,不少武術留下來的是原來的名稱,或者粘著傳統武術功法的邊,實質上都加進去很多私自改編的不符合傳統武術肌理的新異東西。因此,新武術就如同轉基因食品一樣泛濫,以至於不少習武的人練著新武術,卻以為是傳統的中國功夫。
更有一些人,把摔跤、跆拳道、柔道都叫做武術,好像能打架就叫做武術。新武術不是真功夫,不是有些所謂名家被人挑戰而打得稀裡嘩啦嗎?一時間,似乎中國武術不行了,傳統套路經不起實戰,這類說法很有市場。其實,都是不懂傳統武術,才使中華武術蒙羞。
中華武術淪落到今天的地步,當然有多種原因,根本上還是紅禍造成的。
中原大地是傳統武術的起源寶地,歷經數千年歲月更迭,明清時期的傳統武術發展,都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延至民國,內外兩大家,和各門各派都有廣泛的承傳和發揚。各門派的武術林立,內涵豐富,原本能夠很好的繼承和發展。不過,在中共實施專制的制度之下,武術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一樣,都被視為四舊,在肅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大饑荒、文革等歷次運動中,遭到全面系統地破壞,中華傳統文化、道德、文明已經成了廢墟一片!
中共創立的所謂「新武術」,是1958年的「大躍進」時期,由行政部門制定武術「大躍進」產生的。把各門各派的動作選編一些,加上一些高難度的翻跟頭、優美的舞蹈動作,這就是所謂的新武術,或稱為「自選武術、競技武術、樣板武術」,與傳統武術有很大的區別。
到了文化大革命時,這種對傳統武術的改動就更徹底了:把各門各派、舞蹈、體操、雜技、西方藝術體操,全部拿來「為我所用」,叫作「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於是就形成了今天這個既不注重用法,又不重養生與內功,像舞蹈也像體操,完全失去了傳統武術內涵和特點的新武術。許多習練新武術的武術同好表示,因為新武術過於注重體能和技巧的展現,因此,在習武和比試的過程中,其實身體已經受到很大的傷害了。
2011年的第三屆亞太初賽揭榜後,大賽總裁判長李有甫語重心長的向在場的參賽選手說:「入圍的我替你高興,沒有入圍的我比你還難過,有人把新武術東西摻進去練了,這是害你,我是肺腑良言啊!」有人兵器練得很好,可是刀太輕、槍太細了,李有甫表示,無非是想要速度快,這就走入新武術了,「我很難過,這對你不好,我們要的是傳統武術,不是要求快,在場的老前輩也一定有相同的想法。」不過能來參賽,李有甫也為他們高興,至少有個機會可以重新走回傳統武術。
2019年第六屆大賽的入圍法國籍選手古思萬說,在中國大陸練新武術膝蓋的半月板斷掉,不能練了,走路都會痛,就想改練傳統武術養身,知道臺灣傳統武術很厲害,就來臺拜師學藝。古思萬對中華文化有興趣,「我們要尊敬前輩、保護弱小,不要驕傲、做人要謙虛;這次是師父告訴我報名參賽,今天看到很多選手水平都很高,跟他們一起比賽感覺很好,自己還要再進步。」
自新唐人電視臺舉辦世界傳統武術大賽以來,賽事推動了華人世界對傳統武術的重視。臺灣各地武術協會所辦的比賽,紛紛陸續增加了傳統項目的比重。中國一些地區仿效新唐人的創意和立項等,也打起傳統武術的旗號搞比賽。儘管他們基本上推動的都是新武術,但從中也能看出傳統武術本身的價值不容忽視。新唐人武術大賽希望愛好武術之人能夠獻藝,互相切磋,發現真正的傳統武術。弘揚傳統武術與武德,復興傳統是中華人共同的使命。
相信,我們每一個人真心真意的關注與參與,定將成為復興傳統武術的能量。
--------------------------------------------------------------------------------------------------------
全世界中華傳統武術大賽詳情:martialarts.ntdtv.com
紐約賽區熱線:+1888-477-9228
紐約賽區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