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代的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北大校長傅斯年教授。(網絡圖片)
民國時代的教授傅斯年是一位堅持獨立和自由精神,不畏權勢,敢講真話的人。1945年,他訪問延安,就已經發現中共反自由、反民主的本質。
延安一行 洞見中共本質
八年浴血奮戰,抗日戰爭末期大勢已定,顯見即將迎來得來不易的勝利,一批仁人志士也正在為國族興亡而奔走,冀望中國的未來能走上民主道路。1945年,傅斯年、黃炎培、章伯鈞一行六人,乘專機到達延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共一級領導人親自到機場迎接。毛澤東還特意與傅斯年進行了一夜暢談。
長談後,傅斯年很快發現毛澤東對坊間低級小說瞭如指掌,並深入研究其人物心理後運用於群眾運動。他與同行學者不同,睿智的傅斯年對毛澤東,有著極為獨特的觀感和政治洞見。
傅斯年為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而且文章見解深入,眼光銳利獨到,即便在延安最高規格的接待下,也都沒有被沖昏頭,堅持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一回,正當傅斯年與毛澤東漫步到禮堂,看到密密麻麻、各地獻給毛澤東的錦旗時,他不無諷刺地說了一句:「堂哉皇哉!」回京後,也曾與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提了好幾次他的觀察;傅斯年分析,延安的作風純粹是反自由、反民主。
一生清廉正直 樂於助人
傅斯年身為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學術領導人,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卻一生清廉,家境淒涼。傅斯年去世前,還在趕寫一篇文稿,並對夫人俞大彩說:「等得了稿費,為我縫一條棉褲。我的腿怕冷,西裝褲太薄,不足以禦寒。」
傅斯年的「貧於財」,幾乎籠罩了他的一生。他曾對妻子說,這一輩子最對不住的就是妻子和孩子,薪水微薄,生活拮据,不得不靠稿費補貼家用。傅斯年身兼數職,以他的身份和影響及人脈資源,只要心眼兒稍微活一點,保障全家人衣食無憂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即使面臨這般窘局,傅斯年依舊儉樸自持,絕不中飽私囊,以兼職身份拿兩份薪水,毅然退還了向參政會領得的薪水及生活補助費。
傅斯年嚴於律己,卻樂於助人,遇到身處困境的學者總要設法接濟。雖然他自己從不求人,但當他瞭解到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困窘之後,立即給蔣介石寫信請求給予緊急救助,這等俠義作風,讓梁思成之妻林徽音非常感動,致函盛譽傅斯年「存天下之義,而無有循私」。
傅斯年去世後,幾無遺產,一生所積唯一房書耳。曾囑夫人要把這一房間藏書留給兒子,還請老友董作賓專篆閒章一枚,上刻「孟真遺子之書」,「家有藏書能教子」。希望子承父業,作一個特立獨行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