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在韓國首爾,美國總統拜登(右一)和韓國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悅(左一)舉行了首次峰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5月26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臺灣國策研究院25日舉行「東協、美日韓與QUAD峰會」座談會,就美中關係下印太新情勢以及對臺灣影響等議題,邀集多位專家學者深入暢談。學者馬振坤認為,俄烏戰爭並無提高中國攻臺意圖,且共軍還不具備攻臺能力。
據自由時報報導,國策研究院25日舉辦「東協、美日韓與QUAD峰會」座談會,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蘇紫雲在會中指出,拜登亞洲行從「經濟、科技、軍事」三方面圍堵中共,美國提出「印太經濟框架」(IPEF)可視為經濟版北約,其架構核心是「去紅色供應鏈」。
蘇紫雲表示,在科技安全方面,美國針對中共向外輸出「數位威權」、「社會信用體系」、「人臉識別」等侵害人權科技系統,以及中資設備暗藏情報蒐集資安問題,包括華為通訊設備、大疆無人機都遭點名。因此,IPEF強調數位經濟安全、供應鏈安全,目的是要排除中共威脅因素,確保公平自由競爭環境。
在軍事安全方面,IPEF是反制中共軍事擴張、確保民主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相較今年「QUAD」印澳態度趨「柔軟」,日韓則成為美軍事主力盟友。
蘇紫雲解讀美國當前的戰略態勢,認為用「建設性清晰」比「戰略模糊、清晰」二分法更適合,不管如何調整,美國目的都是為了嚇阻中共軍事冒險的明確訊號。但他也強調,臺灣不能成為安全依賴者,必須具備充足實力確保自身安全,才能促使潛在夥伴國家提高對臺灣協防意願。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副主任楊昊表示,IPEF將會是美國加強與東協國家經貿合作與基礎建設合作的重要政策工具。美國與盟友或許尚未達成立即共識,但對於未來朝向更穩定、繁榮與和平發展的願景有絕對默契,「其中也包含印太與台海的未來藍圖」。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則說,拜登圍堵中國的方式不單純是國和國之間,美國的圍堵最核心是軍事安全,其次是外交、科技、海事安全等等,新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也是一環。
共軍尚無攻台能力
中央社消息稱,針對台海安全情勢方面,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分析,無論俄烏戰爭最終結果為何,俄羅斯都是損失大於收穫,綜合國力加速衰弱。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明白以軍事手段解決政治問題,國際社會不會接受。
此外,中國軍隊已經30年沒有實戰經驗。俄烏戰爭的經驗會讓習近平更懷疑,中國軍隊對軍事形勢的分析和戰力的評估。因此,馬振坤推測,俄烏戰爭不至於增加中國的犯臺意圖。
另一方面,若中國對臺方針由「和統」改為「武統」,是重大戰略決定,涉及黨政軍系統的全方位動員,必將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而非習近平一人決定。
馬振坤說,中國軍隊若要對臺發動軍事行動,必先具備對美國的反介入作戰能力,包括:平時嚇阻、衝突遏制,和作戰打擊。共軍現階段在西太平洋區域,對美軍仍不具備優勢的作戰打擊能力,「而這是評估中國軍隊是否具備攻臺能力的重要前提」;更不用提美軍在亞太還有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多個盟國的軍事支持。
對於共軍遼寧艦近期在西太平洋海域長期演訓,外界揣測共軍是否藉機攻臺?馬振坤分析,這只是中國軍隊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工作的一環,要對美軍執行反介入作戰能力,並熟悉未來戰場,「但並非現在就具備攻臺能力」。臺灣軍隊現階段密切關注共軍演訓的各種海空機艦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