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看中國2022年6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何佳慧綜合報導)香港公務員隊伍過去以高效、廉潔聞名於世,並恪守「政治中立」原則。但在《國安法》實施後,港府逼18萬公務員宣誓效忠,又由前警察高層主掌公務員學院加強整頓公僕,令人擔心公務員傳統精神將蕩然無存。不過,資深傳媒人李怡撰文指,香港的文官體制崩解,其實自中共前黨魁江澤民時代逼走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就已經開始了。
李怡6月17日發表最新一篇回憶錄文章,提到2000年董建華主政時代發生的香港大學民調風波。當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披露,董建華透過「中間人」施壓,要求停止對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其後公開了「中間人」是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
政府出手干預大學民調的消息,當時引起社會巨大反響。香港大學校委會成立一個獨立調查小組,由終審法院法官鮑偉華擔任主席,特首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涉事被傳訊作證。調查小組其後發表報告,確定鍾庭耀指控屬實,認為路祥安企圖阻止不利政府的民調。事件最終導致鄭耀宗及黃紹倫辭職。
李怡表示,2000年的民調風波後,親共報章每天闢全版指是「倒董」陰謀,中共港區政協委員和親中社團紛紛為此召開座談會,批「倒董的政治陣營」。基本法委員會成員鄔維庸更指反董的「幕後黑手」是「思想受到前朝遺毒影響的政府掌權人士」,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名字已經呼之欲出。
2000年9月,北京突然召陳方安生上京與負責港澳工作的錢其琛晤談。當時新華社報導,錢其琛促她「更好地支持行政長官的工作」,意思就是她過去沒有很好地支持董建華了。
到了當年12月,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澳門回歸一周年大會上說,「行政長官既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也是特區政府的首長」。李怡剖析兩者的區別:董建華選特首時,中共輿論說這是最好的「董陳配」。也就是說,董是「特區首長」,而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就是「政府首長」。特區首長位居三權之上,任命大法官、政府首長,協調立法會不同派別。政務司司長則負責具體施政,是政府首長。「這原是過去港英的傳統,港督是香港的首長,但日常施政就是布政司。因此新任港督來港,都不帶自己的班子,而是沿用原有的文官去施政。」
那麼,江澤民的話隱含的顯然就是不能再由政務司司長去當政府首長,即要行政長官代替政務司司長去負責日常施政了。
2001年1月,陳方安生以私人理由提出在4月底辭職。李怡說,真正的原因,應是中共對於她所統領的公正、中立的公務員隊伍「無所施其技」。「中共從中央到各省,都有人想通過宴請、送禮、統戰、關說等方式影響香港各有關政策局,例如入境處、金管局、香港電台、廉政公署等,以獲取特權或利益,至少方便行事,但都受到遏止。」
對於陳方安生的請辭,《紐約時報》形容「令香港失去了在政府內最有權力維護公民自由和法治的人,是香港自治再無保障之訊號」。也有媒體形容她的辭職「象徵傳統公務員價值觀和勢力的消退」。
2002年,儘管董建華民望低迷,仍中共再選任為第二屆特首,上任即推出「高官問責制」,將各政策局的權力收歸特首任命的局長負責,原有公務員卻承擔錯失責任。
李怡最後寫道:「2007年6月,陳方安生接受電視訪問,說當年她辭職,是因為不同意董建華推行高官問責制,認為破壞公務員傳統精神。港英時代的文官精英管理機制,就這樣崩解了。」
陳方安生的辭職,除了外傳的與董建華不和及錢其琛「訓話」外,2001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曾報導,有傳媒揣測,被中共定性為非法組織的法輪功在2001年1月獲港府批准於香港大會堂舉行交流會,雖然有關決定體現了「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的精神,但陳方安生卻因事件受壓而提早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