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6月27日訊】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實施了現代貨幣理論(MMT)政策,雖有效對沖了疫情衝擊、避免了經濟深陷衰退,但終究沒能躲過其通脹致命傷,也為經濟增長帶來了諸多後遺症。
6月16日美聯儲宣布一次性加息75BP,為1994以來首次,實際上正式宣告了美國通脹失控。筆者認為,當下美國經濟已處於滯脹之中,但美聯儲為控制通脹卻不得不繼續加大緊縮力度,這一情景類似1970-80年代的「大滯脹」以及「沃克爾時刻」。展望未來,從滯脹到衰退僅一步之遙,需要警惕美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和後果。
通脹見頂論破產,美聯儲被迫急速加息
5月CPI大超市場預期。美國5月CPI同比8.6%,不僅高於預期值,也高於3月的高點8.5%,再次刷新近40年新高。其中,食品和能源價格受俄烏衝突影響再度大幅抬升,同比分別為10.1%、34.4%;內生通脹因素持續強化,住宅和租金漲勢依然較快,服務業持續修復之下CPI核心服務價格已連續兩月年化環比上漲超10%。
美國通脹見頂論調已被打破,不可低估其持續性。4月美國CPI同比放緩之時,市場不乏通脹見頂的聲音。但美國通脹是由「六大因素」——貨幣政策極度寬鬆、供給瓶頸、能源短缺、工資上行、房價租金上漲、進口輸入性通脹——共同推升的,當前不僅得到了充分證實,俄烏衝突以來部分因素甚至有所加劇。
通脹失控之下美聯儲被迫大幅加息。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脹形勢,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不得不再次提升加息幅度。儘管鮑威爾聲稱「加息75個BP不會成為常態」,但OIS掉期交易數據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7月和9月將繼續加息75個BP;6月發布的點陣圖則預測來看,2022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期中值已大幅上升至3.4%。
美國滯脹正在惡化
年初,我們曾指出,美聯儲本輪加息不僅要抑制通脹、更要竭力避免衰退,兩難困境之下的實際操作節奏難於把控,稍有不慎就有落入滯脹的可能。如今來看,美國滯脹已成現實。幾輪加息之後,通脹並未得到有效遏制;經濟前景也並不樂觀,6月議息會議大幅下調了美國增長預期,2022、2023、2024年底GDP增速預測中值分別僅為1.7%、1.7%、1.9%。最新經濟基本面數據則顯示滯脹局面仍在惡化,尤其在俄烏衝突等外部因素影響下,經濟天平有從滯漲滑向衰退的可能。
一是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突出。5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再超預期、失業率也穩定在3.6%的低位。但最新的勞動力參與率(62.3%)仍比疫情前低1.1個百分點,失業率數據並未反映出勞動人口的減少,後者已成為當前就業市場火爆、職位空缺的主因。此外,廣義的U6失業率(包括連續12個月未找到新工作而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連續兩個月上漲,就業市場有邊際降溫的趨勢。
二是經濟供需兩側均有問題,增長隱憂仍存。5月美國零售環比下降0.3%,為去年12月以來新低,剔除通脹之後的實際消費增速在回落。6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錄得創記錄新低的50.2,補貼政策退潮疊加高通脹之下,前期支撐增長的消費需求已開始顯露頹勢。供給側也依然緊張,5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大幅回落,新訂單和出貨量均明顯下滑,6月未見明顯改善。
三是勞動生產率下滑值得關注。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美國非農企業勞動生產率環比為-7.3%、為75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從原因來看,除疫情之外,勞動生產率下滑同時反映了勞動力供需缺口、基建投資不足、工資快速上漲等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
四是加息已在推升美國債債務壓力。今年全年,美國共有約6.6萬億美元國債到期續作,國債收益率上行將大幅抬升新發行國債的利息負擔,我們粗略估算,預計今年美國國債利息支出將比去年增加至少1500億美元。中長期來看,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發布的《10年經濟和預算預測報告》,由於利息負擔的增速持續大幅高於稅收增速,利息支出佔財政收入的比例在2024年就將突破10%(一般認為是警戒水平),導致財政赤字規模加速上升,進一步影響債務可持續性。毫無疑問,債務壓力抬升將明顯制約財政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空間。
警惕美國經濟「硬著陸」
以上分析表明,未來需要高度警惕美國經濟繼續滑向「衰退」的「硬著陸」風險。
從議息會議聲明的最新表述來看,美聯儲「平衡術」已難以為繼。除「堅決承諾將通脹率恢復到2%」以外,本次聲明刪除了「預計通脹將回到2%的目標,勞動力市場將保持強勁」這一長期使用的說法。鮑威爾也提示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可能會使美國經濟失去軟著陸的可能性,明確傳遞了對增長前景信心不足的信號。種種跡象表明,為優先抑制通脹,美聯儲正在調高對於經濟衰退風險的容忍度。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美國在1970-80年代的「大滯脹」和「沃克爾時刻」。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美國CPI同比兩次高於12%、經濟深陷滯脹泥潭。為應對這一局面,1979年沃克爾出任美聯儲主席後開啟超常規的貨幣緊縮政策、聯邦基金利率一度提升至20%,以此對抗通脹並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