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大量流失,長遠來說會危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2年8月17日訊】香港人口持續下跌。今年年中人口為729萬人,同比下跌1.6%,有超過11萬港人「淨移出」(移入少於移出)。有分析認為,離開香港的人數激增與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有直接關係。有金融界人士認為,人口大量流失,長遠來說會危及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統計處8月11日公布今年年中的人口數字,香港人口約為729萬,比去年年中少了大約12萬人,也是連續第三年出現下跌,同比跌幅為1.6%。
人口下跌由自然減少(死亡多於出生)及香港居民淨移出(移入少於移出)所組成。過去一年,香港有11.3萬香港居民淨移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兩萬人。
反送中風波後離港人數激增
香港在發生反修例風波的2019年仍然有人口「淨移入」,但之後轉為「淨移出」,人數還在不斷上升。
香港政治評論員黃志偉對美國之音表示, 離開香港的人越來越多,政治環境,包括港版國安法的實施是主要因素。
黃志偉說:「尤其中美關係惡化透過不同議題反映出來。從貿易戰到晶片到俄羅斯出兵烏克蘭乃至(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臺灣。我不會把整體移民潮的出現僅僅歸因所謂經濟原因,而經濟原因的背後其實還是政治原因。大陸已表明,很擔心自己的制度出現大變,因此要慎防香港出現‘國安短板’,有一種要排斥西方、與西方脫鉤的現象。再加上疫情的衝擊,自然促成更多人離開(香港)。」
黃志偉認為,現今港人所受到的政治衝擊超越上世紀80年代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以及1989年六四事件。
黃志偉說:「過往港人面對的政治衝擊是一種‘尚未發生’(的狀態),現在卻是‘已經發生’。 高素質人才的流失已遍及各行各業。整體經濟競爭能力必然大受打擊。中國大陸人才無法完全填補,因為這對於工作經驗、國際視野,以及高水平英語能力具備要求,更重要的是,到了關鍵時刻能否維持專業判斷,但是,現在這個平衡已經失去了。高質人才流失意味專業判斷的底氣會弱化。」
接受美國之音專訪的香港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推算,過去兩年離開的港人當中,20-24歲、35-39歲以及55-59歲這三個年齡組別合共約有16萬人,佔比超過八成。這些均是掌握金融知識的黃金年齡組別。
吳明德說:「20-24歲的人士正在念大學或碩士,正在受訓投身職場。已出來做事15-20年的人士屬於中層管理人才。他們是支撐將來香港經濟和企業前途的中流砥柱。55-59歲的即將退休人士則把錢帶到外國,在當地栽培他們20多歲的子女。」
美銀:港人移英5年走資5880億港元
英國自去年1月31日起開放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身份的香港人申請居留簽證,為將近300萬港人提供庇護。持有BNO港人有資格在英國居留5年,之後可申請定居身份,定居一年後即可申請成為英國公民。美國銀行估算,從2021到2026年,會有32萬港人移民到當地。資金流出總額預料達到5,880億港元。
吳明德說,經濟學上有所謂「乘數效應」(multiply effect),也就是貨幣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是以倍數計算。他根據有關理論推算,認為移居英國的30多萬港人所帶走的貨幣供應(money supply)將高達5萬億港元,長遠來說,將導致香港經濟大幅收縮。
吳明德說:「如果中美脫鉤的趨勢發展下去,美元將減少流入香港,香港與外界的溝通也將減少,將直接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無論人才還是錢都會大受打擊。談到貨幣質量(quality of money)美元當然是最好的,然後是英鎊和歐元這些有普世價值支撐的貨幣,如果貨幣質量變成由人民幣主導的話,一旦出事,大家會想像到,俄羅斯發生的情景可能隨時在香港出現。」
銀行界人士:中國政局影響香港經濟前景
香港除了是國際金融中心也以集資市場見稱,吸引不少中資企業到來上市集資。
前資深銀行家吳明德認為,香港能否保住集資市場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局的發展。
吳明德說:「香港出於中國和世界文明國家的夾縫當中。如果中國還是堅持‘民族主義’、‘共同富裕’的一套。香港出於夾縫中運氣肯定會溜走。外資大不了就抽走資本。大家試想像,澳門一旦沒有賭場還會剩下什麼。」
港府對於香港人口銳減的趨勢仍維持審慎樂觀。發言人表示,疫情爆發前已離港的香港居民可能選擇暫時在其他地區居留或未能返港,相信是疫情和防疫要求影響人才流入,預料當隔離和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後,問題可能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