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區疫情防護人員(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提要:中國共產黨長期欺壓民眾,中國大陸已經遍地乾柴,中共頑固的「動態清零」政策讓民眾苦不堪言,得罪了各個群體和立場的人,在乾柴上灑滿了汽油,某個突發事件就可能引燃中華大地。
一. 「動態清零」嚴重衝擊了全中國所有老百姓的生活和利益
中共二十大前,各地官員為了向習近平表示忠心,執行他的「動態清零」政策時層層加碼,變本加厲地折騰老百姓。人民在經濟利益受損的同時,喪失人身自由,個人尊嚴,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傷害。
全國工商精英,販夫走卒,親歐美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渴望回到毛時代的左翼人士,老年人,中青年,少年兒童,沿海地區,邊遠地區,無人能夠倖免。即使中下層官員也不得不告別舒適的辦公室,頂風冒雨,沒日沒夜地參加所謂「抗疫」工作。
上海教育局要求中小學生每天做核酸檢測,引起了很多家長的不滿,已經有幾篇批評文章在網上被廣泛轉發。如果有幼童因核酸檢測或隔離受到嚴重傷害,也會引發民憤。
各地封控居民時,鎖掉住宅大樓底層的出口大門,一旦發生火災,居民無法逃生,後果不堪設想。這次四川地震,幸虧沒有大樓被震倒。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死亡事件,很可能成為壓垮中共的最後一根稻草。
成都凌晨兩點轉運隔離人員,一輛大巴墜落山崖,死亡二十幾個人。他們本來在家裡平平安安,現在卻莫名其妙地死於所謂「抗疫」。
因為經濟崩潰,各地政府收入劇減,連給公務員發工資都有困難,於是大力罰款,魚肉百姓。陝西榆林一家個體戶賣了五斤芹菜,收入二十元,卻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近七萬元,導致輿論嘩然。
上海「巴黎貝甜」麵包店在封城期間平價出售麵包,解救周圍居民於飢餓之中,幾個月後卻被罰款五十餘萬元,激發了巨大的民憤,民眾排隊買光巴黎貝甜的所有產品,是一次全市規模的無聲抗議。
二. 民間抗議越來越多
奧密克戎病毒毒性極低,但是傳染率極高,防不勝防,根本不可能「清零」。各地官員面對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面對嚴厲的處罰,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不敢反抗中央的錯誤政策和上級的錯誤指示,當然只能向弱勢的老百姓下刀子,層層加碼。
中國現在大量人失業,沒有收入,無法支付房租,無力還房貸;企業和商店無法營業,投資者血本無歸;十幾億人被迫每天做核酸檢測,風雨無阻;處處掃碼,動輒被拉走隔離,或者被囚禁在家裡,不得不高價購買政府安排的所謂「保障供應」食品,家人生病無法就醫,只能坐看親人活活病死;大白被拖欠薪酬,維權討薪活動此起彼伏,……中國這座大火山內部的壓力每天都在增大,只要出現一道裂縫,岩漿就會噴湧而出,不知道哪一件事情會成為中國人全面抗議和暴動的導火索。
儘管中共嚴厲控制網際網路,動輒封殺微信、微博賬號,傳喚、訓誡和逮捕敢言人士,但是民間的不滿之聲仍然越來越多。一些人還採取了行動,例如衝擊封鎖設施,打砸核酸亭,書寫反抗文字,張貼反抗標語,舉行中小規模的抗議遊行等等。
中國老百姓是世界上最溫順的人,但是老實人發飆起來是不得了的。不要忘記,毛時代末期和鄧時代初期,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天安門廣場爆發過兩次聲勢浩大、曠日持久的抗議運動(1976年3-4月,1989年5-6月)。在江胡時代,中國各地發生過大量所謂「群體性事件」,成千上萬民眾衝擊政府機關,扣押官員,掀翻警車。
長期無處伸冤的個人刺殺官員和官方工作人員的事件更是綿延不絕,甚至還被拍成了電影(姜武主演,天注定)。張扣扣等受到民眾的廣泛同情。楊佳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他說的「你不給我一個說法,我就給你一個說法」已經成為一句名言。
警察可以鎮壓小規模的抗議活動,但是面對大規模的抗議活動就很困難了。1989年,中國軍隊出動坦克鎮壓天安門廣場上的平民,造成流血事件,成為中國軍人無法洗去的恥辱。一些當時拒絕執行命令的將軍雖然在事後上了軍事法庭,受到嚴厲懲罰,但是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
因此,如果再次發生大規模抗議運動,中國軍人在收到鎮壓命令時,會猶豫不決。鄧小平本人來自軍隊,在軍隊中有巨大的威望,尚且有將軍抗命,習近平在軍隊中毫無根基,很可能遇到軍人的全面抵制。你授我軍銜,給我加薪,我當然樂得接受;但是你要我去殺老百姓,成為歷史罪人,成為人民痛恨和追殺的對象,對不起,恕難從命;如果你因此懲罰我,把我逼急了,我說不定就反戈一擊了。
中共內部早已千瘡百孔,充滿了小人、奸人和庸才,即使還有少量人良心尚存,也受到逆淘汰體制的排擠,要麼沒有實權,要麼心灰意冷,早已躺平。所以,中共治下必然會事故頻發,不是這裡出事,就是那裡出事,早晚會出事,會出大事。
来源:看中国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