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習近平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向媒體發表講話。(圖片來源:JUAN MABROMAT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9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中共建政73週年之際,習近平在黨刊《求是》發文,要求全黨要「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鬥爭新勝利」。有分析指,習近平持續清零政策造成民眾苦不堪言,海內外「倒習」、「政變」呼聲此起彼伏。在即將召開的二十大上,習近平欲打破鄧小平設立的中共權力交替規則,黨內矛盾更大,不可避免地會危機到中共政權本身。
中共新華社9月30日報導,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為題的重要文章。習近平在文章中稱,「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中共要團結帶領人民應對重大挑戰,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文章提出「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四個偉大」,而「偉大鬥爭」位居四個偉大之首。他還提到,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
中共二十大將於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能否繼續掌權連任也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近期有關「習近平被軟禁」的傳言登上推特熱搜,而自媒體瘋傳「中南海政變」,推波助瀾了「倒習」事件。中國官方懼怕言論發酵,開始實施輿論維穩;另一方面,習近平9月27日率一眾領黨政高官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形同破除對其不利的傳言。
清零政策重創民生經濟,為何沒對習的權力造成傷害?
長期研究中國政治、經濟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全球政策與戰略研究院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近日作客《紐約時報》記者袁莉的博客節目時,他表示,有兩個因素導致中國目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社會動盪。第一,中共宣傳讓大部分中國百姓覺得清零政策是對的,雖然老百姓自己吃了不少苦。第二,地方政府對老百姓的行為監控以及鎮壓工具還在維持著。
他分析說,一些比較小的城市或者縣一級財政已經沒錢了,工資也發不出來,有時候公檢法的工資也不能完全發出來,到這個時候維穩任務執行可能不會達到100%。
史宗瀚表示,地方的警力為何那麼聽中共話,因為「他們怕中央,相信中央權力非常強大。哪一天地方的警力不怕中央,那就躺平,然後出的問題會非常大,但是當然現在遠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2023年中國的問題可能會出在經濟上
至於二十大以後的中國社會走勢,史宗瀚表示,中共的致命問題還可能出現在經濟上。他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的問題會比較突出。如果中共繼續「清零」政策,中共會面臨嚴重問題。
史宗瀚說,「共同富裕」可能不會繼續搞下去,但是打壓民營企業的做法肯定會繼續。與此同時,對網路平臺的打擊也會繼續,因為這些行業容易在意識形態上犯錯、無法避開中共的禁區。
「因為去年的話主要是靠出口來維持經濟增長,但現在出口越來越不行,因為美國也加息。中國出口以後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更大,然後國內的需求也很弱,房地產市場也不行。所以如果經濟上的問題放大了以後,可能黨內埋怨的聲音也會比較大一些。」
「因為在習近平的心裡面,我覺得他第一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權力,第二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意識形態上。」史宗瀚說。
沒有接班人的習近平釣魚台下處處是敵
此外,多位專家都注意到了另一個中共黨內的致命問題,即目前習近平還沒有安排接班人,就算習近平完成第三個任期,也可能會繼續擔任下去。史宗瀚直言,因為黨內沒有人敢做他的接班人。
他說,毛澤東當年的第一個接班人是劉少奇,第二個是林彪,第三個是王洪文。這三個人都沒有很好的下場,頭兩個死掉了,第三個坐牢,一直到死的那一天,第四個華國鋒也是到毛臨死前才任命的。據悉,華國鋒也沒坐穩位子,就被鄧小平拿下,黯然退場。
《美國之音》9月28日引述美國漢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黎安友的觀點指出,過去中國共產黨有一個非正式的規矩,領導人可以連任兩期,之後要定一個接班人有順序的交接。
然而習近平將於10月尋求第三任期,黎安友表示,習近平現在犧牲一個有價值的制度,那就是有順序的接班。由於中國政治長期不穩定,也沒有政治繼承的規則,因此如果打破先例,恐引發權力鬥爭,導致政局不穩。
中共黨史專家高文謙分析,雖然習近平連任幾乎成定局,但未來可能會犧牲在政治路線的主導權,權勢比十九大還小。高文謙也認為他的連任已經破壞黨內政治規矩,引發各界輿論,所以如果習要修改黨章設黨主席,難度會比連任還大。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則認為,中共現在的二十大也只是在勉強地開。當前中共引發的民怨太大、黨內的矛盾也太大,從而影響到了中共的執政。中共當然意識到這點,所以才會執行嚴厲的「維穩」政策,以保衛二十大。
李林一說,中共的未來目前可以預見的是,中共累積的民怨會更大,黨內的矛盾也會更多,所以中共是否還能存活到另外一個五年,更是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