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是道教名山,依岩壁而建的懸空寺蔚為天下巨觀,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坐落於山西省境內的恆山,古稱北嶽,又名元岳、常山,海拔有2016米,素有「塞北第一名山」之美譽。
恆山雄偉奇險,除了吸引許多文人墨客在此駐足,還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咽喉要衝。另外,它也是道教名山,依岩壁而建的懸空寺蔚為天下巨觀,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
萬物所伏恆常之所
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岳嵩山並稱為五嶽。自古以來,恆山就以其雄偉奇險的特色吸引著許多遊人。
漢朝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則在《史記》中寫道:「北嶽,恆山也。」為甚麼稱為恆山呢?因為它位置在北方,為萬物所伏,系恆常之所,因而得名。
恆山山脈橫跨塞外,東連太行,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東西綿延五百里,是海河支流桑幹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
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的重要關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7米,被譽為「塞北第一名山」。
修行的理想所在
除了地理位置險要,恆山還是修道之人修行的理想所在。
相傳,茅山派祖師茅盈在18歲時,離開家到恆山中修煉。
《舊唐書》裡也記載了唐朝道士張果老隱於恆山修煉的故事,書中寫到,張果老在中條山隱居,他說自己已經有幾百歲了。武則天派人召他進京,他卻裝死。
開元年間,玄宗再次派人請他進京,張果老同意了。在京城待了一段時間後,張果老請辭歸山,玄宗賜其為「銀青光祿大夫」,號為「通玄先生」。等他回到恆山後,人們就不知其所蹤了,後人將其列為「八仙」之一。
文人筆下的恆山勝境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學者都曾登臨過北嶽恆山,或吟詩或撰文,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也為恆山的壯美留下了永恆的見證。
明代詩人汪承爵寫有《登恆山》:「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仙臺臨日迥,風窟護雲屯。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恆山瑰麗的景色、豪邁的氣勢由此可見一般。
在恆山上,有不少道觀和佛寺,其中,建在恆山的懸崖峭壁上的懸空寺,其建築構思之精巧,對1400多年後的現代人來說仍是一個奇蹟。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上載危岩,下臨深谷,鑿石為基,就岩起屋,登樓俯瞰,宛如置身於絕壁深淵之中。唐朝大詩人李白造訪懸空寺後,還特別在石碑上提了「壯觀」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