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生走向,堅守「原則」的重要。(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影響人生走向 堅守「原則」的重要
世界人口超越78億,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發展出形形色色的文明。有句話為:「一樣米養百樣人。」在不同的成長背景與成長經歷中,會形成形形色色的人格與個性,而這些大相徑庭的人又會因為學業、工作、興趣,彼此的生活交織在一起。
每個人面對事情,處理事務會有不同的行事作風,隨著道德觀、價值觀的不同,待人處事的「原則」會產生天差地遠的差異。
不過人類有時會因為擺在眼前的利益,而做出違反平時作為的行徑。行善、行惡都在人的一念之間,能否時時堅持自己心中那把尺所畫出底線,都決定於自己的那顆心。
一生中從瑣碎小事到人生大事所下的決定,所做的行為,都會在無形之中產生因果。過去就有一位幽州從事,他堅守自己的原則,哪怕是他人認為無須掛齒的小利,依然認為自己不能獲取,讓人們敬佩他的「仁義」。
為人正直 堅守「仁義」
過去,曾有任幽州從事名叫溫璉,據說他是燕國所在地區的人,是一名知名學者,並與瀛王馮道從小的交情就非常好。
有一段時間,世間正逢兵荒馬亂的局勢,當時市場上有一位商人販售一個表面塗漆的燈架,讓路過的溫璉一眼看中。溫璉認為這個燈架應該是鐵製的,所以花了一點錢就向商人買下它,並帶回去以備不時之需。
經過幾天後,溫璉的家人打算在這個燈架上點燃蠟質,先是對其外觀進行擦拭,卻意外發現這個燈架其實是由銀所製成,家裡的人看了都非常開心。不過溫璉得知此事後,反而持反對意見,認為並未付出相對代價實在不妥,於是說了一句:「『不義之財』怎麼能當成寶貝呢?」隨後前往市場,尋找販售燈架的商人,並要將燈架歸還對方。
商人對於溫璉的來意表示婉拒,他說:「我自己不知道它是銀製的,就將它拿到市場上販售。既然你當初支付足夠的錢,並不是強硬買走的,那我不敢收回來。」不過溫璉仍堅持己見,要將這個燈架歸還商人。商人只好對他表示感謝之意後,拿到其他地方販售,並賺到了四、五萬文錢。
後來,商人從出售賺得的錢財拿出一半,作為酬謝的禮物報答溫璉,但溫璉始終堅持不收這筆錢。最後,商人將原定要送給溫璉的錢財施捨給佛寺,用來裝飾寺院中的佛像,希望能以福報增加溫璉的壽命。
這件事傳開後,溫璉堅守「仁義」的原則遠近馳名,他的善舉為人讚揚,而他後來的官位達到尚書侍郎的位置。
(事據《劉氏耳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