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1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離美國中期選舉還剩最後7天,兩黨候選人都在做最後衝刺。多項新民調顯示,越臨近選舉日,共和黨的優勢似乎越在加大。選民對墮胎議題的關注在減弱,對經濟和通脹的關注在上升。
據NPR和PBS Newshour贊助的一項全國馬里斯特(Marist)新民調顯示,在明確投票者中,共和黨在國會競選中比民主黨具有3個百分點的優勢。
當被問及如果當天舉行選舉,他們將選擇哪個政黨的候選人進入國會。在表示肯定會投票的人中,49%表示會投給共和黨人,46%表示會選擇民主黨人,2%表示選其他人,3%不確定。
在全國登記選民中,民主黨和共和黨各佔46%,其他佔2%,不確定佔6%。上個月,民主黨以46%:44%領先共和黨,其他3%和7%不確定。
雖然共和黨人取得了進展,但有6成明確投票者表示,總統和控制國會的政黨來自同一政黨對美國更好,35%的人則認為來自不同政黨更好。
馬里斯特民意研究所所長馬寧諾夫(Lee M.Miringoff)說,「美國人對分裂的政府持謹慎態度,即民主黨總統和共和黨國會將出現僵局。」
通脹是迄今選民最優先考慮的問題,其次是維護民主,再就是墮胎、移民、醫療保健,然後是犯罪。
在控制通脹方面,半數明確選民認為共和黨人會做得更好,27%認為民主黨人會做得更好。在維護民主方面,40%的明確選民表示共和黨人會做得更好,而民主黨人的這一比例為44%。對於墮胎,35%的人說共和黨人,47%的人說民主黨人;對於移民,49%的人說共和黨人,34%的人說民主黨人。
關鍵選民群體-郊區白人女性轉向共和黨
佔選民20%的白人郊區女性是民主黨在2018年眾議院競選中獲勝的強大力量,民主黨當時斬獲40多席,其中很多都在郊區。
然而,11月1日出爐的《華爾街日報》民調顯示,由於對經濟和通貨膨脹的擔憂加劇,這一群體已從民主黨明顯轉向共和黨。
物價上漲是激勵該群體投票的首要議題,她們支持共和黨人當選國會議員比民主黨人高出15個百分點,與8月的民調相比來了個大反轉(當時民主黨高出27%)。這也表明該群體對墮胎權的關注自夏天以來已減弱,僅16%認為最高法院推翻羅伊案是激勵其投票的首要因素。
民調發現,54%的郊區白人女性認為美國已陷入衰退,74%認為經濟正朝錯誤方向發展。
該群體投票積極性頗高。
關鍵參議員競選現轉折
週二,距離中期選舉日還有一週的時間,自由黨人維克多退出了亞利桑那州的參議院競選,同時支持該州的共和黨候選人馬斯特斯。政治作家和Newsmax主持人莫里斯表示,這個轉折是這場競選的關鍵,為共和黨佔領參議院多數鋪平了道路。
「今天的重大新聞是我認為共和黨控制了參議院,」莫里斯告訴NewsMax的《美國議程》節目。
莫里斯補充說,根據民意調查,自由黨候選人獲得的「3%」的支持對於支持共和黨在亞利桑那州參議院競選中的勝利「絕對是驚天動地的」。
莫里斯說,如果不考慮搖擺州,亞利桑那參議院職位翻紅將使共和黨在參議院以50:50與民主黨平分秋色,「這意味著共和黨人現在可以依靠他們帶來的50票,這意味著奧茲、萬斯……將在他們的州獲勝。」
“現在共和黨最有可能獲勝的是亞利桑那州、佐治亞州和內華達州,可能還有新罕布什爾州,可能還有其他一些州。所以我認為目前至少會出現53名共和黨參議員。”
根據FiveThirtyEight最近的加權綜合民調,馬斯特斯仍然落後於亞利桑那州參議院民主黨候選人馬克凱利2.9個百分點。
紐約州長競選白熱化
紐約州州長選舉進入白熱化,兩黨候選人的民調已緊縮到個位數。犯罪危機在這場競選中佔據中心位置。
選舉日前的最後一週,民主黨人霍楚(Kathy Hochul)努力拉票希望成為紐約州首位女性當選州長,而共和黨眾議員澤丁爾看起來可能成為20年來該州首位當選的共和黨州長。
現任州長霍楚最新廣告的結束語是:「你應該感到安全,作為你的州長,我不會停止工作,直到你有這樣的感覺。」最近幾天,她走上紐約街頭向選民傳遞這樣的信息,意在反駁對手澤丁爾稱她對犯罪太軟弱的說法。
但前克林頓民調專家佩恩(Mark Penn)11月2日表示,一名年輕母親的慘死被歸咎於民主黨州長霍楚軟弱的保釋政策,可能是共和黨眾議員澤爾丁最終獲勝的原因。
30歲的凱伊拉.貝尼菲爾德(Keaira Bennefield)於10月5日在她的三個孩子面前被丈夫槍殺,當時分居的丈夫被無保釋釋放不到24小時。
「犯罪是紐約州的頭號問題,而這起可怕的謀殺案,有人先毆打她,然後被釋放到街上,這可能是距離選舉足夠近的事件,與保釋法的關係足夠清楚。」佩恩告訴福克斯「美國新聞編輯室」主持人。
據《紐約郵報》報導,凱伊拉曾請求警方在她去世前的幾週內幫助她。阿德姆此前曾因持槍綁架另一名婦女而被定罪,並涉嫌虐待分居的妻子。
「她(指霍楚)應該被指控犯罪。她也應對犯罪負責,」凱伊拉的母親哈德森(Tammy Hudson)告訴《紐約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