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群體轉生,在輪迴中清償彼此恩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近年來,前世回溯療法在北美逐漸流行,該療法的依據是人們今生的心理疾病和長期疼痛的根源往往來自於前世。通過讓患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重歷前世的傷痛並解讀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頑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癒。催眠不是睡眠,這種狀態很類似於《道德經》中所說的「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受試者在這種入定狀態下體驗的前世栩栩如生,邏輯連貫,絕非想像所能達到的真實。
目前關於前世回溯已經有很多書籍出版,大量的案例被發表。在這些案例中,一個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個人前世的親朋好友甚至仇敵,往往也出現在這個人的今生,扮演著各種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生命往往群體轉生,在漫長的歲月中清償彼此的恩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緣」。
魏斯博士的《多次前世、多位大師》是一本關於前世回溯療法的暢銷書,該書以精彩的文筆記述了作者治療一位叫凱瑟琳的患者的過程。凱瑟琳在一個4000年前的前世的孩子是她今生的侄女;而在另外一個前世的部落戰爭中殺死過她(當時她是一個男孩)的敵方戰士是她今生的男友;在她接下來的前世中的母親也是她今生的母親;她在另一個前世中的父親在她的今生是一位年長的友人;魏斯博士則曾經在她的一個古老的前世中作過她的老師。
魏斯博士的另外一本書《真情永駐》則記述了一個關於「緣份」的「現在進行時」的案例。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時找到魏斯博士進行回溯治療,兩人分別回憶出二千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時他們是對父女,父親遭到羅馬士兵的折磨,死於女兒的懷裡。他們兩人在魏斯的診所有過一面之交,但魏斯因為職業紀律不能告訴他們對方的回憶。可是在他們的療程結束後,命運之手展開了它巧妙的安排──兩人「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機,得以相識相愛。
牛頓博士對前世的研究則更深入一步,他可以引導受試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回到轉世之間的彼岸的精神世界,在十幾年的研究中,牛頓博士積累了大量的案例,這些案例被詳實地記錄在他出版的《性靈之旅》和《性靈宿命》裡。牛頓博士的受試者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包括無神論),但他們在入定狀態下對彼岸世界的描述驚人地一致。
彼岸世界的一個最為重要的現象就是生命(或靈魂)分別屬於不同的群體,同一群體的生命在一世又一世中互相扮演著各種親近的角色,發生著各種恩怨的糾葛。當然人們也會和鄰近的群體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絡。
牛頓博士以一位受試者為例畫了一張圖,描繪了她群體中的生命在她過去的三個世紀的前世中扮演的各種角色。一個人的來世會被更高精神層次的長者們安排,在轉世前,人們會到一個環形的巨大螢幕前觀看或體驗來世的一些片段,對於一些人生中重要的選擇,人們甚至會到一個類似演播廳的地方進行排練和預演。
紅塵中最為重要的緣份當然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之緣,很多人可能都認為自己與配偶的相逢純屬偶然。其實俗世是一個巨大的舞臺,這出大戲的情節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劇本中巧妙的構思。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很多現世的夫妻在很多的前世就已經演出過各種類型的愛情故事。
牛頓博士曾給出了一些具有悲劇意味的案例。痛苦的愛:在石器時代,受試者的伴侶經常被縱慾的酋長奪去侮辱;被剝奪的愛:受試者是羅馬時代的女奴,負責給角鬥士做飯,她深愛著其中的一個人。這個人在角鬥被殺前的晚上對這位女子說:我永遠愛你;殘酷的愛:在中世紀,受試者愛上了一個貴族少女,他們「人約黃昏後」,結果被少女的父親發現,致使受試者死於地牢的酷刑……這些前世的相思好夢難圓,但當事人的牽掛促成了今生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