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除半導體業也應強化其他產業。(圖片來源:JOSEP LAG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與台積電、聯電、明基電通、鴻海等國內知名大廠合作的自動化製程設備廠和椿科技,今天(2日)傳出67歲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張永昌逝世。學者擔憂半導體產業蓬勃恐面臨其他公司嚴峻的缺工危機,以及過度依賴單一發展。
據今日新聞報導,和椿科技今天發布訊息指出,公司接獲創辦人兼董事長張永昌逝世的消息,但並未透露相關原因,僅表示公司將遵循代理人作業,各項業務也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聲明「對公司營運無影響」,並提到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董事長,待董事會召開後另行公告。
報導稱,和椿科技於1980年11月創立,2002年12月上櫃,2007年12月櫃轉市,該公司經營項目從自潤軸承、精密傳動零組件、驅動馬達、自動控制器、產業機器人、SMT後製程設備及LED、半導體製程設備,到結合應用於建築工程的自然排煙裝置,長期引進先進、高品質的關鍵組件,並導入技術觀念;科技客戶包含台積電、聯電、明基電通、鴻海等國內知名大廠。
和椿也曾強調,公司所提供的不僅是產品,更是一個可以提升設計效率進而轉化成開發者與使用者都能分享其利益的平臺。
而關乎是否影響台積電或半導體等產業,據中央社報導,COVID-19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之際,晶片荒使各國才驚覺半導體是攸關國安與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招聘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直言,而臺灣半導體產業走在世界的前端,為了繼續維持競爭優勢,企業對人才毫不吝嗇。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形容說道,「土地可以找得到,水跟電可以產出來,都只是成本問題,但人才無法買到,產業要繼續往前進,人才是重要因素。」
報導指出,過去2年來,半導體產業受惠遠距及數位化商機,產品銷售量價齊揚,營運普遍有亮麗的成績單;企業也應營收數字增基的同時,提升員工薪資希望達到激勵士氣、留住人才的效果。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顯示,上市半導體廠員工薪資110年平均每人達新台幣170.5萬元,年增20.75%;上櫃半導體廠員工薪資平均每人130.9萬元,年增約14.72%,薪資漲幅巨大。
晉麗明說道,台積電對碩士畢業生可以開出年薪新台幣150萬元待遇,且如果工作資歷達3年以上,年薪突破300萬元者更比比皆是,導致出現台積電南遷消息一出,南部公司都戰戰兢兢、如臨大敵,因為台積電公司待遇磁吸太強了;先前甚至聽過食品公司向他訴苦,疫情期間民生消費低迷,「公司的廚師都跑去台積電當輪班作業員了」。
晉麗明也表示,目前在各國競相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情況下,所謂「搶人大作戰」的戰況更加激烈。
但他也提到,目前受通膨及升息等因素影響,半導體產業景氣急轉直下,於去年下半年步入庫存調整期,且庫存調整可能延續至今年上半年,今年半導體產業恐面臨負成長窘境。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臺灣的經濟在2021年繳出成長率突破6%的成績,半導體、電子業為主要,但從國內生產毛額(GDP)分配面來看,企業的營業盈餘佔比大幅躍升至36.53%,寫下歷史新高,受僱人員報酬佔比卻下探43.03%,為歷史新低。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指出,以年增率來看,2021年受僱人員報酬成長率高達5.68%,創7年最大漲幅,代表企業獲利創高,也有透過加薪等方式分享給員工,只是企業盈餘同樣大幅成長、年增衝上15.32%,百分比結構因而壓縮了受僱員工報酬佔比。
但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臺灣這兩年的好表現,主要是靠半導體跟電子資訊業」,他擔心臺灣經濟榮景僅靠特定產業撐起,高科技產業風風光光,內需服務業、民生產業卻因多方原因營收慘淡。
王健全示警說,如果放任產業「M型化」及所得分配不均惡化,會衍生一連串社會問題;除了民怨四起、社會動盪,從經濟成長的角度來看,高所得的人沒時間消費、低所得民眾沒有能力消費,長期將削弱臺灣整體經濟動能。
回顧過去兩年,臺灣在出口、股市、投資的榮景,都少不了台積電的影響,王健全有感而發地說,臺灣不能沒有台積電,但也不能只靠台積電,「鞏固台積電優勢之餘,也要強化對其他產業的鏈結」。
他建議,應思考如何擴大半導體優勢並擴散至其他領域,如智慧製造,或是應用面擴及農業及醫療器具領域等;政府可以鼓勵強化半導體應用鏈結相關研究計畫,或是加強新創及企業往這方面投資,搭配租稅優惠等方式,「一定要把半導體擴散,帶動到其他領域發展,臺灣會走得更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