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變化促發人間變局,每一次變局就像是一場大戲,人們著迷於舞台上的角色,卻忽略了戲中奠定的內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歷史上出現過的或即將出現的事情,都是天象變化所造成的,也稱為「天意」。天象變化促發人間變局,每一次變局就像是一場大戲,人們著迷於舞台上的角色,卻忽略了戲中奠定的內涵「天人合一」。
前提
事件發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角劉劭是南朝宋文帝的兒子,自幼拜為太子,備受尊寵,所居東宮向來是「意之所欲,上必從之」,也因此劉劭為何會做出弒逆奪位之事?令人費解。
弒逆案發生之前,天有異象,太史令預告熒惑守氐;熒惑(火星)進入代表天子之宮的氐宿,恐「有賊臣」。元嘉三十年二月(453年),留守在氐宿深處的熒惑開始緩緩逆行,一場逆倫悲劇即將在人間開幕。太子劉劭的叛亂也成為南朝宋由盛轉衰的主因。
元凶劭
劉劭字休遠,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長子。文帝即位後,於服喪期間生下劉紹,故秘而不宣。到了元嘉三年(426年)閨正月才公告出來。歷朝歷代,人君即位後,皇后生太子,唯有商朝帝乙與正妃生下紂王一事,直至今日又有了劉劭的例子。
劉劭出生三日後,文帝去看視,當下無風,牢固的簪帽卻掉落到嬰孩身旁。當初命名曰卲,文字上為召刀,覺得不妥,就把刀改為力。劉劭六歲時拜為太子,開始受中庶子等侍臣教導,文帝還為太子另築嚴整而瑰麗的宮殿。十二歲時,出居東宮,納黃門侍郎殷淳的女兒為妃;十三歲時,加元服(行冠禮)。
劉劭好讀史傳,更愛騎射,長大後,美鬚眉,大眼方口,長七尺四寸;親自管理東宮事務及延請賓客,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文帝都依從他,甚至東宮所置兵力與警衛皇帝的羽林軍相同,也無妨。
肇亂巫蠱
文帝致力耕桑,使宮內皆養蠶,以此督促天下。女巫嚴道育因丈夫搶劫而連坐,進入奚官署從事下等的工作。東陽公主(劉劭姊)有位婢女叫王鸚鵡,說嚴道育會通靈,公主便假借擅養蠶的理由,經文帝許可,召女巫進宮。嚴道育會些小道術,公主與劉劭對她深信不疑。
始興王劉浚是劉劭同父異母的弟弟,素來曲意逢迎劉劭。他有許多過失,擔心被文帝知道,便使嚴道育祈請讓過失不被呈上。歌舞詛咒,日夜不停,嚴道育輒說:「自上天陳請,必不洩露。」一開始是這樣,漸漸地卻做出巫蠱的勾當,將刻成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前。
參與巫蠱事件者有劉劭、劉浚、王鸚鵡、陳天興(王鸚鵡養子)和黃門侍郎慶國。東陽公主死後,王鸚鵡應出嫁,劉劭憂心巫蠱事洩漏,便與劉浚商議將王鸚鵡嫁與劉浚府內一幕僚為妾,其養子陳天興則補任東宮隊長。
對於陳天興的補任連帶王鸚鵡的出嫁,文帝突然派遣宦官奚承祖前去責問,劉劭隱瞞實情,並與知情人串供;劉浚對此回信說道,如果文帝非要追究此事,正好結束他的天命。
王鸚鵡出嫁前與養子陳天興私通,擔心曝光,便請劉劭殺死陳天興,慶國唯恐自己是下一個受害者,就將全部實情稟告文帝。文帝大驚,抄了王鸚鵡的家,得到劉劭、劉浚幾百封往來信件,以及埋在含章殿前的玉像。信中皆是巫蠱詛咒與祈請之言。
事情敗露後,嚴道育出逃,緝拿不得;文帝詰問劉劭與劉浚,兄弟倆只是不斷的道歉,文帝最終是寬恕他們了。
終行弒逆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太史令預報熒惑守氐,「熒惑(火星)入氐中,氐,天子之宮,熒惑入之,有賊臣。」(《漢書・天文志》)
三十年(453年)正月,大風起,雪霰飛,有震雷,文帝擔心會有兵亂,增加了東宮的軍隊達萬人之多。同年二月,劉劭、劉浚藏匿嚴道育一事被揭發,文帝驚駭,不信他們與出逃的女巫仍有往來,反覆驗證無誤後,決議廢黜劉劭,賜死劉浚。文帝將此密事告知潘淑妃,淑妃則透漏給養子劉浚。
二月二十一日夜,停留在氐宿深處的熒惑於幾日前開始緩緩逆行,到了今夜,肉眼才看出它的移動。這個夜晚,文帝屏退其他人,獨留尚書僕射徐湛之商議;太史令見天象有異,上奏:「東方有急兵,災禍無法預料,當於太極殿前布置萬人兵甲,可以消災。」文帝置若罔聞。
同一時間,劉劭召集平日所養的二千餘私兵,說有征討任務,又召集前中庶子蕭斌、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及左積弩將軍王正見進入東宮,哭訴文帝聽信讒言,要把我廢黜,我不能白受冤陷。一番謀劃後,第二天清晨,劉劭等人從萬春門進入,按舊例東宮軍隊不得入城。劉劭假傳文帝詔令,以魯秀謀反之由命令衛隊進入;隨後張超等數十人手持長刀直上皇宮,砍死徹夜商議的文帝與徐湛之。
劉劭登基稱帝,成為史上第一位弒父的儲君,史書別稱元凶劭;在位不到百日,就又被三弟劉駿殺死。(參閱《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