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在上海同仁醫院急診區入口處看到擔架上的病人。(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
【看中國2023年1月10日訊】covid疫情自2019年12月從中國開始向世界擴散,世界各國先是羨慕中國的封閉式防控,因各國無法效仿不得不走集體免疫這條路;在世界各國集體免疫相對成功之後,中國還在繼續清零封控。三年行動自由飽受限制的中國年輕人,終於響應Telegram上有人發出的號召,進行了一場為期數天的「白紙革命」,正苦於找不到藉口結束封控的中國政府趁機放開,在毫無準備的狀態下,中國迅速進入了感染高發階段,數億人都被感染。有人因此責怪「白紙革命」的參加者。
習近平放開是就坡下驢
其實,在「白紙革命」之前,中國輿論就放開還是繼續封控之間有過討論,基本上是半對半。北京當時在兩難中猶豫:放開吧,等於否定了清零的正確性。清零付了那麼大的代價,包括經濟停滯,主動結束無異於承認中央決策錯了,這對從不習慣認錯的中共尤其是掌門人習近平來說很難接受,於是採取慢慢松閥門的方式,在11月中旬(二十大以後),對政策進行一些微調,下達了一個「二十條」緩衝,但遠未達到主張放開的國民要求,就在此時,來了一場「白紙革命」,於是中央政府就坡下驢,放開管控,12月7日出臺了一個「新十條」算自我圓場。
為什麼說中央政府是就坡下驢?原因非常清楚,其時疫情已經無法防控。據一篇在中國網站上登出又迅速消失的文章《城市資料團︱10億人的27天》,其中以香港、新加坡群體感染指數為測算依據,指出用「發燒」作為搜索指數,從11月中旬開始,河北省石家莊、甘肅蘭州、河南洛陽與河北全境,先後進入群體感染階段。北京是全國首個進入群體感染的大城市,時間點是11月27日。接下來是重慶、武漢、昆明、成都……截止到12月9日,全國已經有2.4億人已經踏上群體感染的道路。12月7日,「新十條」出臺,允許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採取居家隔離時,實際上宣告了實施了近三年的清零政策,在不足一星期的劇烈轉彎中,終於完全結束。
另有管道證明這篇文章所言非虛:北京有一個在京外國人辦的網站《北京人(Beijinger)》,它在一個在華外國人的英語微信群(八千人)上,12月14日發出疫情調查問卷,有三千多在京外國人回覆,問卷的問題是,你是否被感染,何時感染的。該調查報告12月15日登在這個網站上,其中提到:9%的人12月1日之前就已經被感染;而到了12月14日,兩個星期內又有58%的人被感染,累計感染率達到了67%。用這個調查的結果作為參考,可以得出這樣的估計,到12月1日為止,北京市兩千多萬人口當中,感染的人數已接近二百萬。這證明「清零」政策已徹底失敗,只能放棄了。
因此,因為疫情嚴重而將此歸咎於「白紙革命」的人,顯然不瞭解真實情況。
老人成為疫情衝擊下的犧牲者
新冠疫情席捲之下,體弱的老人與有基礎病的人會成為犧牲者,這是普遍現象。
以醫療與防疫水準居於最高水準的美國為例,在2020年3月到11月之間,全美安養中心(養老院)有超過140萬院民和長期照顧員工遭到新冠病毒感染,病故人數超過17.8萬人,佔同期全美新冠病毒死亡人數的40%。美聯社的分析估計,這段時期,全美安養中心出現約4萬例的超額(超出每年正常數量)的死亡。
《10億人的27天》中談到香港、新加坡、臺灣、日本等國與地區在首次感染過程中,都出現超額死亡率偏高,新加坡、日本等地,即便有了很高的疫苗接種率,不錯的醫療條件,幾輪病毒感染帶來的免疫水準上升,截止至11月,超額死亡率依舊穩定在在15%-20%左右。最高的是香港,曾達150%以上,也因此估算中國大陸目前的醫療資源,距離新加坡、日本、臺灣、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有較大差距。中國將會出現同樣的情況,該文的結論是:「如果按照這些地區的超額死亡下限計算,即首輪疫情1個月超額死亡按照臺灣地區的數位僅有40%,後續超額死亡按照目前的日本數字僅有15%,那麼根據中國每年死亡1000萬人口的基數,未來一年的超額死亡,也會接近甚至達到170萬人」。目前,許多其他評論文章的預估死亡170萬人-200萬人,基本都是根據這個資料推演的。
社交媒體上,隨時可見的是老人死亡,不少名人、高幹年齡在80歲-98歲之間,是在疫情擴散後預估範圍之內。對死者家屬來說,最大的痛苦更多來自於無法得到體面的葬禮。
疫情期間喪葬費用與死者尊嚴
社交媒體上所有的資訊都指向一點:死亡高峰期,求醫難,病重者在醫院一張床位得之不易。喪葬難,欲求即時火化非常困難。因此出現了兩種情況下可獲得即時火化的待遇。
一種是按照高幹待遇。2005年7月29日,中國新聞網曾登載一篇《衛生部前高官炮轟醫療弊政官員享八成醫療費用》此後多年,批評中國醫療資源嚴重不公,稱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局廳級以上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基本來自這位元衛生部前副部長殷大奎的演講《建立公平高效的衛生醫療服務體系》。這次疫情也是高幹高知有床位優先權與火葬優先權,只是草率了許多。
二是按照市場競價,價高者得。1月5日,韓國的《朝鮮日報》登載一篇《中新冠死亡人數暴增引發「葬禮戰爭」》,文中稱葬禮費用水漲船高。北京某火葬場平時的火葬費用在幾千元人民幣,如今三天內火葬的報價高達6.8萬元人民幣(約合1250萬韓元)。希望當天處理的顧客被要求支付8.8萬元人民幣(約合1620萬韓元)。該火葬場員工稱:「到處都是屍體」,「(如果不出高價)得等上一個多月。」據悉,部分遺屬被迫在荒山和空地等地火化屍體。
在疫情橫掃之下,原定生榮死哀的社會上層與注定默默一生的社會下層在死亡面前變得相對平等,許多人會留下永遠的傷痛。
中國集體免疫能靠闖關方式麼?
最不可理喻的是,中國一些地方政府竟然公開宣稱「應陽盡陽,快速過峰」,為何如此?有報導稱是中國高層內部會議精神,希望在今年3月兩會之前結束疫情。
這種通過「闖關式」方法達成集體免疫,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早在2022年5月4日,《華爾街日報》就曾發表一篇《再次感染新冠的概率有多大?》,稱再次感染新冠的情況要比醫生們此前預想的更為常見,而且兩次感染的間隔間也比預期更短。文中引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4月26日的一份報告,有10人在上次感染新冠後不到90天內再次感染了這一病毒,其中有一個病例,病人兩次感染的間隔時間僅為23天。英國政府的資料發現,在最近一輪由奧密克戎引發的疫情中,再次感染的情況要比去年5月至12月德爾塔疫情期間高出10倍。英國的資料顯示,初次感染時病毒載量較低、症狀較輕的人,他們再次感染的風險更高。2022年上半年的英國,約有12%的新冠感染病例是再次感染。預計隨著時間推移,這一比例還將上升。
鑒於歷史上傳染病集體免疫這一慣例在covid-19上失靈,中國官方推行所謂的「應陽盡陽」,快速過峰,試圖兩個月後達到群體免疫既不現實,還導致現階段醫療系統不堪重負,殯儀館排起長龍,藥品短缺。這種闖關式方式讓世界非常不安,多個國際研究機構預測,除非採取新的預防措施,否則最壞情況將是今後四個月,中國新冠死亡人數可能和美國在整個三年疫情期間的死亡人數相當(截止2023年1月6日,美國新冠染疫者共死亡110萬人)。
中國清零時,世界呼籲中國放鬆控制,以便恢復全球供應鏈;如今放開控制,模仿中共1980年代的「價格闖關」,咬牙硬扛,希望熬過去就是一片晴天。但疫情畢竟不是市場價格,價格闖關是犧牲民眾錢袋,疫情闖關犧牲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