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間流傳一句令人痛心的話是「全中國都在和死神搶奪父母」。示意圖。(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15日訊】繼中國各大城市封城期間尋找食物和必需品,到如今全面開放後藥物仍短缺,中國民間流傳一句令人痛心的話,就是「全中國都在和死神搶奪父母」。由於輝瑞治療新冠藥物Paxlovid無法納入中國醫保體系,近日中國民眾延續之前搶食物搶發燒藥的行為,通過各種非正規渠道獲取Paxlovid。
據財新網9日報導,近日輝瑞公司就輝瑞治療新冠藥物Paxlovid無法納入中國醫保體系表示,原因是中共官方要求的價格低於Paxlovid在中低收入國家的售價。他同時表示,今年4月後,Paxlovid可能最終只會向中國的自費市場開放。
報導指出,輝瑞公司此次醫保談判中在每盒1890元基礎上降幅輕微,但最終因報價距離專家測算的醫保低價較遠而出局。
居住上海、平時因工作經常往返海內外的溫姓男子告訴美國之音,他經常與一群海外朋友在社交平台聊天,而近期討論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如何給中國親朋好友買藥寄藥。溫男表示,他本人就通過好友在海外獲得一些Paxlovid,並寄給國內許多家裡有重症病人的朋友。
Paxlovid已於2022年3月在中國獲藥監局批准上市並被納入臨時醫保範圍。輝瑞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在1月9日的一場會議上談及中國市場和中共政府的談判時表示,輝瑞在2022年向中國出口了幾千個療程的藥品,此數量在過去幾周迅速增加到幾百萬。
溫男還說,他所了解的拿藥有幾種情況,「一種是有各種門路在國內拿到國內原版的,也就是國內正規進口的這些,主要是北京上海,其他城市我都沒聽到有。再一個就是從海外各種渠道弄到香港,澳門,或者它的仿製藥。仿製藥其實是一模一樣的。只是它不是原廠生產的,是輝瑞授權的。」
另一位居住在美國加州的黃姓女士表示,她微信上幾個海外華人群內,最近反复討論的就是如何在美國拿到Paxlovid並安全寄回中國。
據黃女介紹,她身邊友人都在絞盡腦汁想辦法在不被退或查禁的前提下,將藥順利寄回中國,「先是通過各種方法在這邊拿到藥。然后買點保健品,把封口很小心的打開,把藥剪成一小粒一小粒的混在保健品裡面,然後再把保健品封上,然後再買點感冒藥什麼的寄回去。救命的藥都弄得跟做賊一樣。群裡都有人討論這些事,哪家郵寄靠譜點,成功率高點。」
居住在安徽省的前檢察院公職人員沈良慶於一個月前和全家老少都感染新冠。他表示中國過去3年的動態清零已花費大量財力,現在卻拒絕把Paxlovid納入醫保令他感到費解。 「建方艙,封控,核酸,人力物力財力花費都非常大。你花那麼多億去搞動態清零,那為什麼就捨不得用在納入醫保上呢。實在不行,如果大規模進口,私人購買也可以啊。」
另一位生活在湖南的居民陳燕慧告訴美國之音,她目前所觀察到的農村醫療方法,基本還是把新冠當感冒對待。 「現在沒有什麼可行的有效的治療方案,因為我在鄉下,據我所知,鄉村的治療方案基本上就是把它當做感冒來治療。就去診所和醫院吊水。沒有任何的藥。」
她認為將Paxlovid納入醫保應該是政府的責任。 「政府的存在不就是這個責任嗎,就是為本國的國民服務的嘛。我們納稅,出讓我們一部分的權利,不就是為了讓政府來好好保護我們其他更多的權利嗎,包括生命權。這是他們應該做的呀。」
她還指出,「中國政府的官媒告訴民眾,我們為了防止新冠的肆虐,為了你們的生命安全,我們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來做一系列的舉措,無論清零也好,建方艙也好。我相信這對地方財政是相當大的一個壓力。放開之後硬著陸之後,很多老百姓得了新冠,你卻不拿出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有效的輝瑞藥品提供給老百姓,這當然是不合理的。」
據陳燕慧回憶,剛放開之初,她所居住的小區業主群內,每天都有人求助,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分享藥物,她本人也把自己一年前準備的一些藥物分給鄰居。 「他們(官方)每天在你樓下喊著你去做核酸的這個精神,每天催著你去打疫苗的精神,拿出來給現在得新冠的居民去派送藥品是完全沒有任務問題的。但是很遺憾,並沒有。」
根據新華社8日報導,共有3種新冠治療藥物進入為期4天的2022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其中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談判成功,輝瑞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Paxlovid)組合包裝因報價高未能成功。
1月11日,輝瑞中國表示,目前和浙江華海藥業正在積極推進Paxlovid本土化生產的各項工作,以保障Paxlovid在中國市場的充足供應。
但上海的溫男則表示,儘管目前確實Paxlovid在臨時醫保範圍內,但問題是當前的緊急關頭下藥壓根不夠,所以他竭盡全力幫助朋友們去各種渠道找藥,但是有一件事令他感到反感。 「這個藥為什麼這麼缺?因為官員們人手一份。然後還有很多給領導送禮的。他們囤積了之後會造成這種藥的進一步稀缺。」
他不由感慨說道,「全國人民瘋搶,就是跟死神在賽跑,跟時間在賽跑,搶救這些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