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出現不少神奇的高僧、修道人。圖為清丁觀鵬畫十六羅漢像之第四嘎禮嘎尊者(局部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根據《神僧傳・卷五》等文獻所載,古時有一位名為釋道仙的高僧,對世人產生影響。今天就來瞭解這一位高僧的故事。
釋道仙,原本是西域康居國人(康居: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州。有研究者推估,釋道仙是粟特人)。最初以行商為事業,後來聽聞僧達禪師說法:「生死不斷輪迴,人必定會離開自己所珍愛的人。人尚且如此,何況身外之物?」道仙頓時明白,自己要剃度出家,遠離纏附,獲得真正的清淨。於是,他隨後將寶船沉在江中,辭別了妻子和子女前往灌口竹林寺出家。
據悉,道仙在鑿沉了一艘船後,又要去鑿沉另外一艘船時,遭遇眾人的阻止,並建議他施捨財寶以增加福報。不過,道仙認為,這樣終究是勞苦了自己與他人的麻煩。於是,他繼續鑿沉了另一艘船,接著才告別了家人。道仙還曾看見僧達禪師進入「水定」、他的房間呈現了水波蕩漾的異象,這情況更增強道仙對僧達的信心,堅定出家之願。
道仙在落髮那一天,對眾人立誓說::「如若不得佛道,就不離開灌口山。」從此以後,道仙就跟世人隔絕,結宇巖曲。後來,一些修佛之人開始在他的周圍建造了屋舍。
道仙每次打開經卷,看見裡面的佛語時,都會哽咽,並感嘆自己為甚麼只看見了佛留下來的文字。道仙性格獨特,不與群體活動,多在山林間與動物為伴。
有時候他人來訪,請教道仙學佛之法,道仙的談話都很巧妙、適切,自然的符合正確佛理。從開始入定以來,道仙每次禪坐均以四、五日為基準。訪客來到他住處的門口時,道仙即能感察,起 身接待會晤。如果沒有人來訪,道仙就在安靜在室內打坐,寂如同虛空。有時道仙會預言明日有客人到訪,有時候多達千百人,最後數目都如他所說。
梁始興王蕭憺(478-522,梁武帝的兄弟)治理蜀地,他禮遇道仙為師,並邀請他前往荊州的沮曲(現今湖北省荊州市。沮曲疑為古地名)。天監十六年(公元517年),道仙來到了青溪山,並築室居住,室內僅放置由繩、草或籐所編製的繩床。
當時那邊道館、道士眾多,他們批評道仙的作法,致使民眾對道仙很是擔憂。對此,道仙仍保持安定平和,並不掛在心上。
圖為清丁觀鵬畫十六羅漢像之第四嘎禮嘎尊者。(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有一天晚上,道士忽然看見東邊山頭發生火災,擔心道仙被野火燒死,便各自提水前來搭救。到了現場,發現道仙居然坐在大火中,身子放出明亮又清楚的烈焰,眾人都讚嘆火光神異。道士李學祖等人隨後捐出了田地來建造佛像,佛寺、佛塔,並很快就落成了。當地百姓大多接受了佛法,荊州刺史鄱陽王蕭恢(476-526,蕭憺之兄)親自領受佛法。
天監末年,始興王蕭憺因為有所感應,便在梁泰寺建造了四天王像,每月六齋日常舉行潔淨的供應。後來道仙在出席法會時,四天王的頭頂上放出了五色光。道仙所捧的香爐則自動冒出火焰。
太尉陸法和在昔日身份低賤期間,曾在青溪山上供道仙使喚。有僧人肆意責備陸法和,道仙則說道:「這位是朝廷三公(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的貴人,為何要如此羞辱他?」當時沒人能看出陸法和日後的顯貴。陸法和後來果真登上了三公的高位。
道仙操勞、生病時,會有一位身穿淡青色衣裳、手持一碗靈藥的童子從青溪水中出來,並跪著服侍道仙服藥。沒多久,道仙就痊癒了。
道仙居住在青溪山上二十八年,後來又回到了蜀地傳播佛法。當時遭遇嚴重乾旱,百姓請求道仙祈雨。道仙即前往龍穴,並以木杖敲叩門。道仙說道:「百姓做了甚麼?你為何如此貪睡?」話音一落,烏雲即刻從四方聚合,下起了滂沱大雨。百姓因此獲得了恩澤,紛紛前來祈禱、酬謝。他們視道仙如同天神般。百姓若需要舍利,道仙就為他們祈得。只要道仙的念頭一動,即會有民眾所需要的舍利。
隋朝的蜀王楊秀治理蜀地時,聽說了道仙的事,便派人傳喚道仙。但在得知道仙不承命之後,楊秀氣得變了臉色,決定親自率兵去擒拿道仙。楊秀要在確認了道仙的下落後,即刻動手殺了他。在聽說官兵來到後,毫不畏懼的道仙,拿出了最嚴正、神聖的僧伽黎服穿在身上,並端坐念著佛。
當楊秀抵達了山腳下,雲雨混雜著雪和冰雹崩落了下來,大水也漲滿了河川。楊秀眼見情況如此困窘,只好遙遙朝著道仙所在之地懺悔禮拜,天空這才又晴朗起來,山路也變得清潔、平順,能 夠到達道仙的居所。
楊秀親自向道仙表示了尊敬,道仙便為他講述佛法,重啟楊秀崇信佛的心。楊秀遂邀請道仙回到成都的靜眾寺,並以隆重之禮崇敬他。整個成都百姓對道仙都很恭敬,並尊他為「仙闍梨」。
開皇年中,道仙回到了山上的寺院中。他回去時,山神已提前打掃了山路。
道仙活到一百多歲,最後端正坐著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