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偕同夫人張淑芬。(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2月15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前任議長佩洛西去年造訪臺灣時,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會面。有媒體報導,張忠謀當時向佩洛西直言,美國想要可信賴的半導體產業,不是砸大錢就能搶進晶片市場,而是應該確保臺灣安全。
美國知名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專訪佩洛西時,她回憶張忠謀在去年8月總統府舉行的午宴上,就美國所制訂的「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以及52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向佩洛西與其他來訪的美國議員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佩洛西說,當時張忠謀向她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他問說,美國的晶片法案與半導體政策,是真正想要支持先進產業,還是對這塊利潤豐厚市場的「一時衝動」?
張忠謀說,台積電早就已經在亞利桑那州布局,他樂見台積電能夠從美國政府的補貼中得利;然而「美國真的認為這樣做,就能搶進晶片製造市場嗎?」
張忠謀告訴佩洛西,從「開支票」到建立起一個自給自足的晶片產業,兩者之間有一段「很長的距離」。若美國認為光靠花大錢就能搶進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因為這不是光靠一次「大撒幣」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張忠謀建議佩洛西,半導體晶片製造需要大量勞動力,還要講究組裝品質。與其現在投大錢建構產業,不如投資保護臺灣的安全,畢竟台積電早就做完了美國現在才想要自行建構的產業。
佩洛西說,她在會中也傳遞一項訊息:「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決心要成功,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Politico報導稱,張忠謀的談話反映出美國半導體政策所面臨的挑戰,在政治紅利消退以及對大企業的慷慨補貼耗盡之後,拜登要考慮如何確保這項政策的成功。
去年張忠謀在接受美國智庫採訪時,主持人詢問,在提高國內晶片產能方面,美國目前的最大限制是什麼?張忠謀回答,就是半導體製造人員的短缺。
張忠謀解釋,台積電25年前在美國奧勒岡州設廠的經驗可以證明這一點,該廠雖然能獲利,但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擴廠計畫,「在比較成本上,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臺灣高了50%。」
張忠謀說,美國為了半導體在地化,祭出數百億美元的補貼政策,但還不夠提振在地製造晶片所需的資金,「是昂貴、徒勞的作為」,雖美國的產能會增加,但成本也很高。
張忠謀強調,美國擁有最佳的晶片設計能力,這樣的人才在臺灣很少,甚至台積電裡頭也沒有,但在製造方面,美國單位成本高,恐怕難以在世界市場競爭。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