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1883年的情人節明信片(局部)。(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過有關情人節的來歷,和不同版本的有關聖・瓦倫泰(Saint Valentine)的故事。雖然故事不同,但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充滿了愛心,而且為了許多其他人可以擁有去愛和被愛的意識、能力和權利,他自己不畏強權而寧願犧牲自己。
人們把他為愛而犧牲的這一天,稱為情人節。而「情人」在這裡是完全褒義和廣義的,包括夫妻之情、戀人之情、父母子女之情、親友之情、師生之情、同事之情……對應的是人與人之間所有「愛」的正面意義的內涵與外延,是現代文明所推崇的真正意義的「博愛」之情。
當一個人擁有了Saint Valentine的「博愛」特徵,那麼,她或他,在人間的每一天,都值得所有與之相交、與之有緣的人慶祝,每一天都是情人節。
祝所有心中有愛的人,情人節快樂!天天快樂!
一張1883年的情人節明信片。(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附錄:維基百科中關於情人節由來的幾個故事
古羅馬「瓦倫泰」的傳說
最有名的說法是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克勞狄二世為了充實兵力解決帝國的危機,下令所有單身男性羅馬公民從軍,不許結婚。天主教神父瓦倫泰(又譯華倫泰或瓦倫廷)不理禁令,秘密替人證婚,結果被士兵逮捕,於269年2月14日被絞死;為紀念瓦倫泰的勇敢精神,人們將每年2月14日定為紀念日,成了後來的「情人節」。
據《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資料指出:「公元268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年輕男子結婚,他認為未婚男子可以成為更優良的士兵。名為瓦倫泰的教士違反了皇帝的命令,秘密為年輕男子主持婚禮,引起皇帝不滿,結果被收監,據說瓦倫泰於公元269年2月14日被處決。」另外,據記載,496年教宗聖基拉西烏斯一世廢除牧神節、把2月14日定為聖瓦倫泰日,後來聖瓦倫泰日成為西方的節日之一。深受西方文化影響,聖瓦倫泰日在西方以外的地方漸受注重。
第二個傳說,瓦倫泰是早期基督徒。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於313年正式容許有信仰基督教自由前,信奉羅馬神話和羅馬諸神的羅馬帝國是迫害基督徒的,因此在帝國境內信基督教意味著危險、甚至死刑。瓦倫泰為了掩護其他殉教者,暴露了自己的身分而入獄,在牢獄中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聽到這一奇蹟,非常害怕瓦倫泰的超能力會動搖他的政權,於是為了殺雞儆猴而下令將瓦倫泰處死。傳說在瓦倫泰行刑的早晨,他給典獄長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信的落款是「來自你的瓦倫泰」。重見光明的少女,在瓦倫泰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日是2月14日。
根據《布魯爾的警句與寓言辭典》記載:「聖瓦倫泰是個羅馬教士,由於援助受逼害的基督徒而身陷險境,後來他歸信基督教,最後被處死,卒於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