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本末】從《水滸傳》看中國政權崩潰脈路(圖)

作者:利世民 發表:2023-05-22 13:5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圖為中國大學生在就職市場找工作。(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為中國大學生在就職市場找工作。(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水滸傳》是元末才子施耐庵所作, 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這本書奇在甚麼地方?這本書奇就奇在那些年竟然有人敢以替天行道為旗幟,寫民間起義為題的通俗文化創作。不要少看這種民間通俗作品;因為在民智未開的社會,這種故事可能就是一般民眾可以接觸得到的唯一娛樂;事實上,認真考究的話,就知道《水滸傳》中的人物和章節,很多都是由南宋到元、明年間,民間戲劇的劇目,作者將之串連起來,以反映時弊,借古諷今。

《水滸傳》的故事背景,是北宋年間的貪腐。在元末年間寫北宋的貪腐,那可是一個很保險的方法。中國古代的文人,早就已經習慣了以這種手法來避過政治審查。又例如白居易寫《長恨歌》,雖然寫的是「漢皇重色思傾國」,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寫「唐皇」李隆基。

所以,《水滸傳》寫的,當然是元末的社會狀況,而不是北宋。元末的群雄逐鹿,究竟又是甚麼一回事?元帝國的崩潰,由紅巾軍之亂開始。紅巾軍的組成,由這幫人的幾個首領的出身就可知一二。韓山童是地方的宗教首領,劉福通是地主,杜遵道本為元帝國的官僚,後來加入紅巾軍成為謀臣。

這種結合了宗教、地方經濟力量和官僚知識的組合,在這片土地上往往能在短時間內結集可觀的人力物力,與遠在京城的中央政府抗衡。而紅巾軍起兵的原因,亦不外乎是因為朝廷對各地的苛徵稅收和民役,這些地方的小農知道,假如未能如數向朝廷上繳收成,被怪罪下來也很可能性命不保,所以反正是爛命一條,豁出去跟統治者拼命或者可能有一線生機。

當然,事情到後來往往又會變質。元末的民變,是中國史上極為罕見的一次例子,最終由其中一支武裝力量,建立新的帝國。但明帝國的政治和文化建設,有很多其實都是沿襲宋、元兩朝。到明末,歷史又再重演。真正結束明帝國統治的,是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兩人本來都是地方的低級公務員,一個是欠下了地主的高利貸,一個犯了罪被判死刑,走投無路之下連結當時的犯罪網絡,結果又像滖雪球那樣,成為了顛覆統治者的地方力量。

但明末的劇本和元末有個最大分別,就是代表著農業經濟既得利益的地方仕紳,也受不了這些流氓的衝擊,結果聯合了在關外的滿州軍事力量,建立清帝國。其實在清末的太平天國,又一次歷史重演,同樣是類似的組合,但這一次更多了洋人的參與。清帝國勉強鎮壓了民變,但國家嚴重耗損,地方經濟被破壞,最終導致清帝國積弱。

但是《水滸傳》所描繪的那種社會狀況,包括朝廷對地方和民間經濟的苛索,中低層官員的貪腐,幫會和犯罪網絡的形成,基本上就是政局不穩的幾個元素。一直以來,這個文化體系內的統治者,都很清楚明白這些問題,尤其是吏治與平衡地方經濟利益。但畢竟這片土地的幅員遼闊,在太平盛世的日子,經濟產出能夠滿足到各方的需求,還可以相安無事。問題是由盛轉衰的日子,就不是那麼簡單。在古代,不論中外都有個現象,就是每當人口增長到一定地步,也就是土地不足以支持膨脹的人口,社會的經濟平衡就進入一個危險的階段,也就是經濟歷史學家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Malthusian Trap)。在十九世紀前的世界,馬爾薩斯陷阱的結果若非饑荒就是戰亂。

但是到了廿世紀之後,這個社會現象卻忽然消失,原因是現代農業技術,尤其是化學肥料的出現,極速提升土地出產;土地不再是糧食生產的障礙,再加上機械化的耕作技術,農村人口移入城市,並成為工業化社會的生產動力。這也是廿世紀的經濟主調。其實最初工業化社會,一樣會因為爭奪天然資源,尤其是能源和礦材,而引發各種地緣政治的衝突。

但是現今的世界,歐美等先進國家都已經進入金融化的後工業年代,傳統的農業、工業已經不再是重點。反而是中國,不論是農業和工業,仍然是以人力密集的模式進行,生產效率奇低。到了1978年後,改革開放的幾十年間,因為外來資本和技術,才忽然躍升,但本質上,中國大陸到近年,仍然是以「人多好辦事」的心態去經營生產,但是當人口紅利續漸消散,經濟增長亦出現放緩。中國大陸政府當然也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挑戰;甚至乎早在1980年代起,就已經面對到現代化的挑戰。

簡而言之,目前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兩難是,如何在提升經濟產業的結構同時保留古老的政治文化?當兩者不能融和的時候,作為制定政策的人又會如何決擇。這個平衡極為脆弱,外圍因素的變化,可以構成的影響亦難以想像,所以也出現近年的內捲化。然而,在過去幾十年間,有不少農村的人口,其實都是往大城市謀生,反正在農村他們也是剩餘的勞動力。

2009年的四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本意是將資源導向發展農村,而在最初的幾年,也見到城鄉差距有一定的收窄。但是到2015年後,這一筆投放的影響又漸漸消退,城鄉收入差距也沒有再收窄。就在這個時候開始,更多人意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遇到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意思指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當中,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和政治制度變革,最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停滯不前。

經濟發展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最大原因是現代化初期的資本,大多數都投放在固定資本如基建,也就是表面上見到的鋼筋水泥,但沒有用來人力資源的發展。結果是,人力資源的生產力競爭力始終不如人,除了靠出賣廉價的大量勞動力就別無他法。一旦外圍經濟發展再一步轉型,剩餘的勞動力沒有出路,經濟增長裹足不前事少,這批人卻不能回到傳統的工、農業,除了閒在家中躺平,另外一條出路就是犯罪的勾當。事實上,在拉丁美洲不少國家,情況就是這樣,經過一段日子,漸漸形成犯罪網絡,也就是大家在新聞經常見到的毒販。

當然,不是每個國家都會出毒梟,但這個普通的現象說明了一件事,犯罪往往不是個體戶能夠做得來的事,而且到達一定規模的時候就會與地方的官員出現勾結。在政治和法制不建全的發展中國家,這種官員參與有組織罪行的情況,只不過是恆久不變的歷史和經濟現象。

在元末的群雄當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張士誠軍團,領軍者就是私鹽販子出身。私鹽,就是當時的走私客,也是朝廷在苛徵重稅下的副產品。從這個角度分析,某神奇國度在廿一世紀的今日,最大的挑戰應該是新一代的各種罪行,例如人口販賣、騙案集團、甚至是毒品「芬太尼」(fentanyl)的製造和分銷。這個現象不但影響到國際之間的關係,也將會是中國大陸政府最大的社會隱患。

註: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水滸傳》的教訓

(文件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