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無門,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修。(圖片來源:Pixabay)
成語「聽天由命」原作「聽天任命」,意思是指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展。至於典故出處為《藝文類聚‧卷九二‧鳥部下‧服鳥》所載:「《漢孔臧鴞賦》曰:季夏庚子,思遁靜居,爰有飛鴞,集我屋隅。異物之來,吉凶之符,觀之歡然,覽考經書。在德為祥,棄常為妖,尋氣而應,天道不逾。昔在賈生,有識之士,忌茲服鳥,卒用喪己。咨我令考,信道執真,變怪生家,謂之天神。禍福無門,唯人所求,聽天任命,慎厥所修。棲遲養志,老氏之疇,時去不索,時來不逆,庶幾中庸!仁義之宅,何思何慮?自令勒劇。」
根據教育部國家語文資料庫「成語典」(進階版)網站所載,西漢魯人孔臧是孔子的十一代孫。西漢文帝時,孔臧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西漢初年,各家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解釋不同。孔臧對此感到極為不滿,遂上書皇帝,乞為太常博士,以為紀綱古訓,使後人治學時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借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任憑天意及命運而自然發展。
「聽天由命」的同義詞包括了「任天由命」、「成事在天」、「順天應命」、「聽其自然」等,與之相反的則包括了「人定勝天」、「成事在人」、「事在人為」、「謀事在人」等。
透過這些意思相反的成語,例如「聽天由命」、「人定勝天」等,我們可知曉其中蘊含的道理之所以不同,全因源自於價值觀、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差異,人們對生命和宇宙的認知基點決定了某種認識的價值取向。
至聖先師孔子曾說過這樣的話:「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孔子的意思是說:佑是庇佑。天所庇佑的是順應天道的人,人所能做的助力就是誠信。履行誠信並且發乎於心的順應天道(聽天由命),並且尚賢。因此可得到上天的庇佑,吉祥而無所不利。
《三國演義》第一〇三回也說道:「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著,哨馬報說司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此外,「盡人事,聽天命」這一句諺語,同樣是在告訴人做事只要盡心盡力去做,至於能否成功,則要順應天道自然。
那麼,「人定勝天」、「事在人為」等成語內涵又是否有道理呢?實際上,人世間的理是促使人類道德下滑的反理,這才發展出人類會戰勝天地等變異觀念。當人們抱著人強勝天的執念,力圖獲得個人的利益等目標時,逆天道、違正理等妄念邪行,正促使自己失去生命提升的機會,但不知真相的人們仍執迷不悟,還以為這樣做好像才是積極地生活、擁有人生。其實,綜觀古今,不難發現,人類所攜帶的德之多寡,才是一生福禍的根源。
「聽天由命」絕非是「躺平」的藉口,人在一生中心善守德或邪惡妄為,都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返本歸真才是人類生命的要義所在,人在日常活動中,真正要做的,就是保持純正、善良的心態,同時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分,並對所遇到的一切不迎不拒,堂堂正正的坦然面對。如此一來,方才是為人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