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當父母在面對孩子時,要隨時提醒自己:這個孩子不是另外一個自己。(圖片來源:Pixabay)
在傳統社會裡,不少家長習慣採用「打罵教育」,認為教育孩子應該遵守「不打不成器」之道理,只要是打了、罵了,孩子自然就會乖乖聽話,但研究發現,過度體罰恐造成孩子心理創傷,甚至導致孩子在長大之後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或是憂鬱症的可能。針對如何管教孩子,專家認為,過度體罰恐造成反效果,至於管教孩子重點在態度一致,應該要清楚溝通與約法三章,好讓孩子明白允許範圍。
根據《中央社》7月1日報導,有兒科醫師透過臉書發文表示:「我打了我的小孩」,提及自己涉家暴遭通報。這位醫師描述自己的孩子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出現問題,而他在扮白臉無效後,開始採取打耳光、罰跪等嚴厲管教方式,後來遭到孩子母親通報家暴,致使他感到灰心又遺憾。此事件一出,引發民眾討論親子教養議題。
對此,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李俊宏透過臉書發文說,「當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個認知,而且是你要隨時提醒自己的:這個孩子不是另外一個自己。」
李俊宏進一步表示,確認眼前的孩子,是另外一個獨立個體,體會跟這孩子相處的過程,探索與他相處的點滴,有苦樂、笑淚,孩子可能受到你的影響,但他不會變成另一個人,你會比較甘願一點。
李俊宏強調,教養與鼓勵稱讚對習慣的養成影響比較大,而處罰帶來的行為改變,並不一定能夠促成思考!
李俊宏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大腦有自我保護機制,當外在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將感官與思考之間的連結斷開,有時父母在體罰時,會看見小孩「呆僵」,其實孩子並不是心甘情願受罰,而是不知道應該要怎麼辦,只能夠站在現場挨罰,這時候反倒沒有辦法達到管教的效果。
李俊宏指出,同時創傷反應也會啟動壓力系統,長期下來恐導致大腦功能退化,甚至導致精神疾病產生的比例增加,例如:成年後憂鬱症,目前已知道與童年時過度體罰可能有關,另外還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藥物或酒精濫用等問題,美國還為此成立了跨單位防治計畫,因為後續所衍生出很大的健康代價。
父母在管教孩子重點在態度一致,應該要清楚溝通與約法三章,好讓孩子明白允許範圍。(圖片來源:Pixabay)
考慮每個年齡的孩子有其發展需求,李俊宏表示,多數生活常規的養成是在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期間,因此家長能夠獎勵多於處罰,從最簡單的稱讚到提供獎品、零用錢等方式,針對青春期的孩子,則可以塑造友善孩子同儕的良好家庭環境,經由同儕的互動來影響孩子。
李俊宏強調,重點是管教孩子必須前後一致,不能突然從白臉變成黑臉。否則孩子會感覺到爸媽怎麼會突然變了一個人,或覺得為什麼以前可以,現在卻不行。也就是說,要清楚溝通並約法三章,讓孩子知道允許的範圍,因為現代家庭忙碌,教養孩子得需要耐心和時間。
此外,由於教育部再三強調「零體罰」,致使不少老師或家長在管教孩子上選擇罰孩子抄寫,導致孩子如被囚禁在文字獄中,因而開始討厭學習,最終轉變成放棄學習。
對此,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曾表示,罰寫會導致孩子厭惡學習、討厭寫字,甚至恐導致手腕受傷。因此,應該要針對孩子的情況來提供學習診斷跟方法,而非一味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