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8月4日訊】日本長期通縮的故事裡,樓市泡沫是最先破裂的。
當時,所有人都知道樓市是堰塞湖。為了早些刺破泡沫,不止是銀行上調基準利率,大藏省也向金融機構出臺了政策,限制房地產融資,但他們並沒有把所有的漏洞給堵死,比如住宅專門公司(住專公司)。
住專公司是以民間金融機構的身份出生的,但實際上的主導者是大藏省,專門做個人住房貸款。而大藏省也將其看做自家的後花園,比如為了利益分配,他們會讓官員提前退休,安排進體制外的住專公司。這種潛規則,被日本人民叫作:下凡。
開了後門的住專公司,住房貸款業務不斷做大。最高的時候,他們將七成的貸款額給了地產商。他們將本該剎車的日本樓市泡沫,推向了更高。
這已經不止是蟻穴了。1992年夏天,日本四大報紙上關於金融系統不良債權的新聞鋪天蓋地,住專公司裡資歷最深的日本住金專,出現的次數最多。其背後的三和銀行,是日本主要的銀行財團。
同樣押注房價和地價的,還有政府系統內的農林系金融機構。農林系,有點像中國的農村信用合作社,是由農林水產省監管,本來應該為農業融資的機構,也沒能擋住房地產的誘惑。而因為政策對農業的袒護,農林係獲得了融資的特權,甚至成了住專公司的上線。
然而,危險來臨時,政府選擇了保護農林系。1995年開始,七家住專相繼破產,但大藏省卻用公共財政補貼,為農林系擦屁股,結果就是負債超過一萬億的農林系連本帶利地全身而退。
對於這筆糊塗賬,政府沒有公示,打算矇混過去。但很快卻被媒體發現,引發民眾抗議。時任首相宮澤喜一辯稱這次事件是出於「保護農民利益」,但大藏省出身的他,已經落入了塔西陀陷阱。
在失去公信力之後,無論做什麼,是對是錯,都會被罵。
上週,中國西安的地產圈熱傳一個房產銷售丟工作後,下海拍片去了。
打聽了下,這竟然是真事。朋友包叔說,這一幕他非常熟。他觀摩過大量的島國電影,充分瞭解日本泡沫破裂後的民間風俗。
而日本長達二十年的通貨緊縮,大概是在安倍內閣主政後劃上句點的。
一個直觀的數據是,在2018年,日本大學本科生的就業率已經超過77%,已經回到泡沫經濟破裂前的水平。安倍選擇用激進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刺激民間投資的增長戰略。他競選演講時喊出的口號是:讓日本印鈔機開足馬力!
把試驗性質的激進救市政策作為籌碼,安倍賭贏了。
克魯格曼說過,面對通縮,更應該做的是影響人們的預期,拉響發車信號:上車坐穩,老司機要踩油門了。
在宏觀經濟學中,有個菲利普斯曲線,表明失業與通貨膨脹存在一種交替關係的曲線,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在伯南克等學者看來,需求不足帶來通貨緊縮,而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是因果關係。
安倍貨幣政策的設計者是內閣官房浜田宏一,一位「通貨再膨脹理論」的堅定信奉者。通貨再膨脹的靈感繆斯是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他自稱為大蕭條狂熱愛好者,也憑著給大蕭條做復盤,收穫了諾貝爾獎。
伯南克說,自己對大蕭條的興趣,根源在於小時候外祖母給自己講過的生活經歷:娃,那時候的日子是真苦。
帶著孩童時期的追問,伯南克這一琢磨,就是大半輩子。他寫的第一本書,講的是政客和中央銀行家如何製造了大蕭條。後來,美國人把論文寫在了日本的傷口上,有了克魯格曼「流動性陷阱」,有了伯南克有了「金融加速器」......
美聯儲還有十幾個經濟學家對90年代的日本做了一次模擬。結論是如果日本央行在泡沫破裂後盡早大膽降息,日本就不會陷入通貨緊縮。他們開出的方子是:在限定時間內,使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同發力。
2006年,伯克南上任美聯儲主席,屁股沒坐熱就趕上了次貸危機。吸取了日本的教訓,伯克南出手相當果斷。多年後,伯南克也寫了自己的回憶錄,有很多內容是吹捧自己,他說自己不過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讓他戰勝危機的是:行動的勇氣。
但那一次,被嘲笑了20年後的日本人,終於有機會對美國人恨鐵不成鋼了:次貸危機,其實不過就是美國版的住專公司危機。
退休後的前日本央行信貸機構處處長白川方明在回憶錄裡說,很遺憾,美國次貸危機前,並沒有國家真正吸取日本的教訓:人類除非真正經歷危機,否則很難將他人的教訓作為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