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上海洋山深水港自動化貨運碼頭全景。(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9月6日讯】台企銀 今 (6日) 舉行線上法說,截至今年6月底對中國曝險餘額約 112.93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115.18 億元,占淨值比也只剩約10.93%,考量中國經濟景氣不確定性,未來對中經營策略將更加謹慎。
據中央社報導,擁有近33萬股東的台企銀6日下午舉行今年第二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副總經理陳紹晃主持。陳紹晃指出,台企銀早在去年初已經積極對中國曝險做調控,目前對中國放款業務主要是金融業與不動產業,皆是台資企業, 逾放比為零。
其中,不動產業曝險21.83億元,占整體淨值2.1%、中國曝險部位的19.33%。沒有碧桂園、中植係與恆大集團的曝險,資產品質相對優秀。
與中國相關的金融投資,截至6月底,中國債券投資20.78億元,發行人皆為中國5大行,年底前陸續到期。台企銀將持續強化中國風險管控措施,加強監管力道,每日檢視中國曝險金額,以更保守態度動態調整風險控管力度。
在金融資產評價部分,隨著升息步入尾聲、資本市場逐漸回穩、台企銀截至今年7月底,FVOCI評價的金融資產損益已轉虧為盈,其他權益已回升轉正,回升部分可望迴轉為可分配盈餘於未來年度發放。
台企銀上半年獲利表現持續穩健成長,今年第二季淨收益159.01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稅後盈餘達6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9.05%,每股稅後盈餘0.77元。
陳紹晃說,台企銀上半年獲利成長主要來自金融商品淨收益增加。受惠於台美利差擴大,台企銀上半年換匯交易收益27.91億元, 較去年成長693%,上半年金融商品淨收益37.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97.88%。
展望下半年,陳紹晃表示,業務拓展將延續「優化資產品質,開創多元獲利」兩大策略方向,利用承作風險權數較低業務,如個人自住的房貸業務,並善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機制承作中小企業放款,以提升授信資產品質及資本適足率。
在海外業務方面,考量今年景氣受通膨、美國升息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經濟成長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將持續重視授信品質,降低存款資金成本,以強化獲利能力。
自由財經報導稱,根據金管會今年2月公布2022年第四季底台灣各銀行對中國曝險「金額」及「占淨值比重」,創該項統計公布以來的新低紀錄。
所謂「對中曝險」,除了國銀中國分行據點,還包括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及海外分行。
根據金管會提供的資料,歷年來,對中曝險金額與佔比最高是出現在2015年1月底,分別為1兆8812億元、70.1%;至於最低金額是最新公布的2022年12月底、也就是第四季,曝險為1兆0787億元及26%。
換言之,國銀對中國曝險從「最高點」(2015年1月底)至「最低點」(2022年12月底),兩者整整相差8055億元,顯示國銀西進佈局是大幅降溫。
其中,在曝險三大項目中,最高與最低點「授信」減少5781億元、「投資」減少242億元及「資金拆存」減少2032億元。
根據統計,由2021年第2季開始,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比,就一路從37.1%「連續七季」下跌至去年第4季的26.0%。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分析,國銀對中國曝險持續逐步下滑,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中美雙邊貿易衝突、中國債務及房地產風險提高、疫情封控及解封衝擊,導致對中國授信及投資案件大減,而改採取審慎及保守態度。
國銀主管表示,中國GDP近兩年成長放緩,影響到台灣各銀行在陸地投資、放款情況,尤其兩岸情勢並未和緩,加上美中科技戰升級,基於風險控管及審慎考量,國銀曝險占比勢必呈現逐年、逐季減少。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