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9月11日訊】「時維九月,序屬三秋」。2023年已經過去整整三分之二。在這裡,我們很有必要對今年前八個月的中國經濟狀況作一個簡短回顧。
今年的中國,一季度的房地產市場曾出現過一波短暫的復甦,這一波復甦曾經給了無知的國人以極大的信心。從數據上看,2022年商品房銷售金額整體下降26.7%,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金額30545億元,同比2022年一季度的29655億元,居然有了3%的增幅。當時,很多人幻想房地產泡沫可以永久的持續下去,永動機在中國是可以被行政命令發明出來的。然而到了四月份,一切戛然而止。二季度商品房銷售金額32547億元,同比去年二季度的36417億元,降幅10.6%,此後降幅日益擴大。7月份銷售金額7358億元,同比去年7月的9691億元,降幅高達24.1%。8月份,全國的數據還沒出來。不過,萬科的月報數據可以作為參考。萬科八月份的合同銷售226億元,同比去年8月份的310億元,降幅達到了27.1%。
為了振興樓市,鼓勵韭菜們繼續掏錢借債,中央不停地出政策,包括認房不認貸、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等等,但是,在老百姓的錢包早已被掏空的今時今日,這些玩意兒都不會有任何意義。
出口方面,一季度也短暫的出現了一波反彈。在彼時看來,一切都好像很美好。當時的中國政府躊躇滿志,覺得全世界都在通脹潮之下痛不欲生,唯有中國欣欣向榮,那當然應該站出來給世界經濟「指明方向」。結果,一切在四月份戛然而止。體現在數據上,一季度中國出口8218億美元,同比2022年的8209億美元,增幅0.1%;二季度出口8416億美元,同比2022年的9114億美元,增幅變成了負值,-7.6%;7月份出口2815億美元,同比2022年7月的3304億美元,增幅為-14.8%;8月份出口2784億美元,同比2022年8月的3133億美元,增幅為-11.1%。更可怕的是,由於出口下降的速度終於追上了進口,於是連外貿順差都開始下降。1-8月份的貨物外貿順差為5534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606億美元。
近3年多的外匯大規模流出的漏洞都沒被堵上,就靠外貿順差來填補資金空缺。現在,外匯順差流入終於減少,毫無疑問,資金空洞將會越來越大。還要填補資金空洞,就只能是無錨印鈔、憑空印錢,而這一定會帶來惡性通脹。對此,我們就安靜地坐著,繼續看戲好了。
在出口持續萎縮的背後,是對外關係的持續惡化,並逐漸形成「舉世排華」的局面。
先說中美關係。中美之間在今年以來一直就處於無法溝通的狀態,美國甚至抱怨無法與中國建立聯繫。雙方的僵局一直持續到6月份,美國國務卿應中國外交部部長秦剛的邀請,來了中國一次。雖然雙方在會面當中全程都是各說各話,但好歹也算是見了一面。結果,美國國務卿剛回去的第二天,就發生了美國總統拜登在公開演中稱習為「獨裁者」的事件,這被視為外交上的重大事故。邀請美國國務卿來訪,改善雙方關係,建立溝通渠道,被視為完全錯誤的外交操作。之後,秦部長就消失在大眾視野,生死不明。再之後,歐盟和北約輪番公開表示,要跟中國保持距離,所謂「隔絕風險」。8月下旬,日本開始排放處理過的核廢水,中國政府方面的反應極為劇烈。一方面,在國內刺激大眾的恐慌情緒和仇日情緒,又一次引發老百姓的搶鹽潮;另一方面,則禁止日本海產品進口,與日本的外交關係直線下降。這就事實上意味著中國與整個歐美日韓世界相互隔絕的格局已經完全成型。從9月份開始,中國在國際外交的主流舞台上就成了孤家寡人。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二季度的外商投資萎縮9成以上,三季度的外商投資相信會萎縮的更多。
投資方面,同樣經歷了一季度的短暫復甦,然後轉身就劇烈萎縮的過程。在數據上,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0.7萬億,同比去年一季度的10.5萬億,微弱增長2.3%。到了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13.6萬億,同比去年二季度的16.7萬億,降幅達到了18.4%。去年二季度全國到處封城,上海連續封城兩個月更是舉世震驚,投資活動幾乎終止,但哪怕是這樣,今年二季度的投資規模比較起來依然是大幅萎縮。
帶動整個投資下行的是民間投資。一季度民間投資5.8萬億,同比去年一季度的5.96萬億,小幅萎縮1.8%。可到了二季度,民間投資7.0萬億,同比去年二季度的9.3萬億,降幅達到了25.6%。在外資大幅撤離中國的這一刻,老百姓也對未來喪失了信心,也拒絕再以投資的方式表現對政府的支持。
投資這種事情,依靠政府發展是不行的。今年一至七月份,國債和地方債合起來發行了10.36萬億,再創歷史新高,比去年的10.12萬億高出2.4%,算是在半年度這個時間裏多少還能實現增長的、為數極少的經濟數據之一,但這其中,超過7成都要拿來償還舊債,剩下的不到3萬億中,有很大一部分要拿出來給公務人員發工資發福利,根本就沒有多少可以拿來做投資,支撐經濟發展。
外資和中國的老百姓,全都對這個國家喪失信心的結果,只能是經濟一步步的走向坍塌,無論中國政府發布多少口號式的經濟刺激措施,都沒有任何意義。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中央政府開始強行要求銀行給所有的破產行業兜底,給地產商兜底、給城投債兜底、給按揭貸款降利率,讓息差只有1%出頭的銀行狼狽不堪。於是,根據上海商票網的數據,7月份,有264宗銀行發行的商業票據逾期,8月份依然高達216宗。這種銀行商票大面積違約的情況,在此前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按規律,有任何行業出現了如此大面積的商票預期,半年內就會出現大面積的企業破產。銀行也不會有例外,無論銀行現在是多麼的不情願,在發生商票違約後,還總是想方設法的還上,把自己挪出下一期的違約清單,但在如此大面積、且已經持續了兩個月的違約潮之下,破產,將會是大部分銀行的宿命。給破產的行業兜底,只能是自己也破產。這就是經濟規律,中國政府再假裝自己萬能也無從對抗的經濟規律。
如此胡搞亂搞的結果,就是中國終於出現了股、債、匯、樓「四市齊殺」的壯觀場面。樓市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股市方面,滬市在所謂的「印花稅減半」的政策刺激之下,極短暫的衝到了3219點,然後又了跌回去;債市方面,10年期國債期貨從103.1元跌到了101.6;匯市方面,離岸人民幣匯率直奔7.36而去。四市齊殺,只能意味著一件事:整個國家已經喪失了信用。使用人民幣定價的資產,全都要重新推倒洗牌,重新定價。這將是一個極其慘烈的過程。
在經濟學看來,只有一個國家的內部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疊加金融危機,同時對外發生了主權信用危機,三種危機同時發生,才會出現「四市齊殺」的局面。要湊齊這些危機條件,可以說極其艱難,甚至可以說屬於「完美危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