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學中,聽一個人聲音,也能預測出很多事情。(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董邦達(1696∼1769年)是浙江富陽人,清代官員、著名書畫家,雍正十一年進士,謚文恪。當他做工部侍郎的時侯,對別人說起,他小時候住在富陽縣鄉下,一天鄰居家坐著一個鄉村老者,聽到他的讀書聲,說:「這是個貴人啊!」就請與他見面。
老者仔細地端詳他多次,又問他的生辰八字,然後沉思了很久,說:「您的命運、相貌都是一品貴格,應當在某年得知縣,某年代理大縣,某年實際升授,某年升通判,某年升知府,某年由知府升布政使,某年升巡撫,某年升總督。望您好好愛惜自己,到時候就會知道我說的不錯。」後來,他沒有再見到這位老者。
顯然,這位鄉村老者是懂得面相、八字等算命方法,先是聽他讀書聲音,就知道他日後會是個貴人,因為在相學中,聽一個人聲音,也能預測出很多事情。相書中說:「蓋聲音為人相中之一大關鍵,非常緊要。審辨端詳,庶幾無誤。不然,何以聞聲而知君子小人哉。」就說聲音在人之相中是很關鍵的一個特徵,聽一個人的聲音就能知道是君子或是小人。
相書中又有記載:「夫人稟五行之形,則氣聲亦配五行之像也。故土聲深厚,木聲高唱,火聲焦烈,水聲緩急,金聲和潤。又曰:聲輕者斷事無能,聲破者作事無成,聲濁者謀運不發,聲低者魯純無文,清吟如澗中流水者極貴,發聲溜亮自覺如瓮中之響者主五福全備之人也。」就說人的聲音也具有五行之像的特質,各帶著貴賤、有無福氣、和作事能不能成的徵象。
後來事實的發展又是如何的呢?起初董文恪公發現好像並不完全對,因為在上述的年分中,他曾出任過戶部的七品官、庶起士、編修、中允、侍讀學士、內閣學士,至工部侍郎,職位的稱呼並不一樣。但是仔細考究生平,所謂知縣,乃是由拔貢生得戶部的七品官;升調代理大縣,乃是庶起士;實際升授,乃是編修;通判,乃是中允;知府,乃是侍讀學士;布政使,乃是內閣學士;巡撫,乃是工部侍郎。官品俸祿都符合,年分也都符合,只是內官和外官的途徑、官位名稱不同罷了。
董文恪公對人說這番話時,是做工部侍郎的時侯,至於說後來的「某年升總督」,當時還未到那個年分。後來董公於某年官拜禮部尚書,官品俸祿果然符合了「某年升總督」的批算也。上述那位鄉村老者,能批算董文恪的命運到那樣程度,已是十分到家。如果命運不是生前定好,又怎麼能預先批出與日後發展如此相似的結果呢?
參考資料:《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