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金融戰開始 習近平強化控制金融體系(圖)


中共黨刊稱,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服從習近平的領導。
中共黨刊稱,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服從習近平的領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12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連續發布報告,調降中國主權及銀行等評級,分析指這是一場金融戰。中共黨刊《求是》雜誌則發文稱,銀行等金融機構應服從習近平的領導。

穆迪下調中國相關評級 評:「這是一場金融戰爭」

過去一週,國際評級機構穆迪連續發布報告:12月5日穆迪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A1不變,但將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12月6日穆迪將香港、澳門政府的信用評級維持「Aa3」不變,但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

值得一提的是,穆迪對香港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時提到,有跡象顯示,香港政治和法律機構的自主權有所削弱,特別是在2020年實施《香港國安法》及香港選舉制度發生變化之後;該機構預計香港在政治、機構和經濟方面的決策權將繼續逐步削弱。

此外,穆迪還把18家中國企業和8家中國銀行的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至「負面」。企業名單上有13家央企及其子公司、兩家地方國企及子公司,以及三家民營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銀行名單上有三家政策性銀行和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上次類似動作是2016年3月,穆迪同樣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更嚴重的舉措是2017年,穆迪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3下調至A1。

英國BBC報導稱,一連串動作引發中國、香港政府的反對,同時中港股市連續下跌。外界則探討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明年的經濟復甦延續今年疲弱的態勢?

「這是一場金融戰爭」,瀧韜資產創始人和投資總監袁玉瑋認為,穆迪此舉將引發外資減少中國資產,也將推高中國的融資成本,可能導致資產質量惡化。

經濟學人智庫(EIU)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蘇月稱,「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信心依然脆弱,任何(哪怕是輕微的)衝擊都有可能使需求再次放緩。低通脹環境不僅會刺激人們推遲消費,還會阻礙工業利潤的增長,尤其是在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

穆迪可能會再次下調評級

分析人士表示,穆迪還可能會進一步下調中國主權債務評級。主權債務信用是中國資產價值的基礎。繼續下調無疑將會影響到人民幣的匯率,降低投資人對風險的承受度。

美國知名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的投資分析師亞西爾·阿爾希米(Yasser El-Shimy)表示,「穆迪下調中國債務前景的決定是最近出現的一系列令中國證券投資人深感失望的消息裡最新的一個。」

中國經濟復甦在今年年初出現後不久即顯出敗像,這跟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債風險升高和全球經濟增速減慢有密切關係。

儘管中國的債務問題和房地產泡沫並不是一個新問題,但由一家國際知名信用評級公司直接發聲,指出這些問題的嚴重性,這對市場還是產生了相當大的震動,引起一波拋售中國資產並讓中國國有銀行對市場採取一些行動。

中國監管當局今年以來採取了許多扶持市場的舉措,比如降低印花稅、放慢上市步伐、組織「國家隊」為股市護盤等。

不過,路透社報導說,在貿易方面,中國經濟前景低迷將很難改變市場信心不足的局面。

荷蘭國際集團(ING)亞太研究部主任羅布·卡內爾(Rob Carnell)表示,中國已經動用了許多工具刺激需求,但效果很有限,「所以讓人們重拾對市場的信心將會非常困難」。

分析人士警告說,如果北京能夠拿出一個可信的長期規劃,解決限制經濟增長潛力的結構性疲軟問題,才能夠有意義地穩定人們對市場的信心。

習近平進一步強化對金融體系控制

在擔任中共總書記的十年間,習近平一直主張由他和中共掌握更多的經濟大權。現在,習近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將這種權力擴張到中國的金融體系。

中共黨刊《求是》雜誌日前發表了一篇主張意識形態的文章,作者署名是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這是中共掌控金融的最高權力機構。

文章明確要求中國的銀行、養老金金融、保險公司和其它金融機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並服從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

文章認為,十年以來,中國金融業沒有發生系統性危機,並不是沒有遇到風險,但文章歸功於「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時刻把防控風險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而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穩定和人民財產安全。

文章被中國的銀行家和經濟學家高度重視,它可能與北京當局對外的擺出的姿態背道而馳,即中國經濟是歡迎外資的。

據《紐約時報》報導,長期研究中國市場經濟轉型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經濟學者巴裡·諾頓表示,《求是》雜誌文章表明,金融部門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並被迫更積極地為政府政策服務。「不能再期望金融部門推動市場化改革,甚至連利潤最大化也不一定能實現了,」他說。「作為一項金融規劃,它雄心勃勃、令人失望,同時也帶了點不祥意味。」

匯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和摩根大通等西方銀行在中國大陸擁有規模可觀的業務,而這些業務都屬於北京監管機構的管轄範疇。但部分金融機構已在縮減規模。花旗銀行在10月宣布,將把其在大陸的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出售給匯豐銀行。先鋒集團也一直在從大陸撤出其有限的業務。

《求是》的文章讓支持市場導向的經濟學家越來越緊張。

「政治必然將進一步支配中國的金融,使中國更加接近於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前的狀態,」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表示。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朱天表示,這篇文章應被視為一份政治聲明,而非政策辦法。「政治影響了一切重大領域,經濟或金融問題本身就是政治問題,」他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