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24-03-30 11:00:00作者: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杜鵑花最大的貢獻是它的藥用價值,其水煎液有顯著的止咳、祛痰作用。(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杜鵑的別名很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杜鵑花一名紅躑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紅,一名山躑躅。」杜鵑花的特徵,於《本草綱目》記載:「山躑躅,處處山谷有之,高者四五尺,低者十二尺,春生苗,葉淺綠色,枝小而花繁,一枝數萼,二月始開,花如羊躑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紅者、紫者、五出者、千葉者……」
杜鵑不僅花姿優美,而且用途頗廣。它的花可提取芳香油,還可食用。李時珍說:「小兒食其花,味酸無毒。」在中國西南各省,每當杜鵑花盛開之時,群眾常常採摘新鮮的杜鵑花和花蕾,用水煮熟,再用冷水浸泡,除去苦味及雜質,加入白糖,即可生食,又可炒食,別具風味。
杜鵑花最大的貢獻是它的藥用價值。杜鵑花的水煎液有顯著的止咳、祛痰作用。杜鵑花性味酸、甘、溫,具有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支氣管炎,麻疹等疾病。《分類草藥性》認為,它有治吐血、崩症,去風寒,和血的效用。還有醫學認為,葉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但是杜鵑花的葉,與鬧羊花(即躑躅花,也叫黃杜鵑)的藥理相同,如服用過量可出現毒性反應,如:心動過緩、休克等。《本草綱目》有記載。李時珍說:「羊食其葉,躑躅而死。」故一般不內服,只做外用與煎水洗。如確需要內服,一定要按醫生給的劑量服用。杜鵑根有止痛、和血的功效,並可治療風溼性痛疼、跌打損傷、閉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