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事關國家安全 特區當局怎能知難而退?(圖)

作者:杜耀明 發表:2024-04-26 04: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垃
垃圾收費事關國家安全(圖片來源:RFA/粵語組製圖)

【看中國2024年4月26日訊】香港的垃圾收費計畫由事在必行改為延期執行,「愛國人士」接著紛紛出動,對垃圾收費大吹淡風,特區政府擱置該計畫看來只是遲早問題。

當局今次臨崖勒馬,總好過勉強上馬而勞民傷財,但令人費解的,不僅是政府施政的粗疏缺漏超出想像,更包括政府雖然大權在握,對如此民生大事竟然臨陣退縮。

垃圾收費是依據《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作出。法例早於大約三年前通過,現時對此負全責的環保局長謝展寰,於政府環保部門任職超過30年,2017年獲提拔為副局長,而現任環保署長徐浩光及其中兩位副署長(方健華、胡偉文)均由該署步步高陞至現職,多年來也有參與廢物處理的工作。奈何富有經驗的領導班子,經過三年籌備,竟然到了實施日期,才如夢初覺,垃圾收費措施諸多不足,民怨沸騰如山洪爆發。當局理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尋根究柢,以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也需要向公眾交代清楚。

同樣是匪夷所思的,是特區最高領導層的國家安全意識不足。垃圾收費政策無法落實,不但是臨陣退縮令當局面子難堪,以至政府聲譽受損,尤有甚者是損害國家安全。根據最新通過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國家安全」不但涉及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更包括「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

其中「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兩項,若要對應北京「國家安全」觀念所涉及的二十個領域,當然包括生態安全。換言之,不妥善保護環境,例如城市廢物找不到可持續的處理辦法,威脅生態安全,便構成國安隱患,特區執政者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環保當局去年底的報告,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平均每日超過一萬一千公噸,人均棄置量每日1.51公斤,比當局十年前預訂目標增加約一倍,而固體廢物回收率不到三分一(32%),離開55%的目標甚遠。連同建築廢物,棄置於堆填區的廢物總量每日平均達到15,700公噸。據環保團體估計,若無法大幅降低棄置率及提升舊物回收率,目前三個堆填區都會於2030年填滿。

垃圾收費計畫正是十多年來朝野經過漫長討論才達成的解決方案。計畫按棄置量計算費用,可望提升市民的成本觀念和環保意識,並促使他們更加註重循環再用。十年前,環保局發表《資源循環藍圖2013至2022》,寄望推行垃圾收費可移風易俗,遂預設香港人可逐步減廢至每人每日0.8公斤(臺北是0.39公斤),同時舊物回收率升至55%,餘下45%需要棄置的廢物,七成交堆填區,三成由焚化爐處理,便可減輕堆填區空間不足的壓力。

怎料事與願違,蹉跎歲月十年,香港的垃圾收費計畫要到2024年才推出,能否來得及緩解現行廢物處理模式的壓力,本已令人著急。更料想不到的是,收費計畫今年到了臨門一腳,竟因為籌備不足而無法推行,香港繼續原地踏步。不過,整件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誰要負上責任,等待什麼條件成熟後才推行,又有何方法趕上失去的時間,避免六年後堆填區爆滿而垃圾圍城?政府不僅沒有答案,甚至忘記以國家安全的角度認清生態危機的嚴重性。

一個不害怕大量香港人以腳投票造成人才流失,不害怕外資撤走推低香港經濟,也要全速推行國家安全立法的政府,面對垃圾收費計畫卻臨場腳軟,正反映眼下當權者的真本色。一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當反對聲音遍及社會每個角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政府既不能企望佔盡議席的「愛國者」議員說服群眾,三萬警力也鞭長莫及,倒不如知難而退;二是實際價值先行,凡事皆以經濟發展第一,環保生態只可殿後,當經濟走差時其他一律讓路,環保措施有多重要,也要再等適合時機;三是只求一時政治安寧,沒有大局思維,即大可不按北京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指示,以國家安全眼光思考垃圾處理可能引發的生態危機。

如箭在弦的政策可以隨時叫停,當局清晰示範原則可以犧牲,法律可以擱置,甚至國家安全也可不顧及。但當局對此毫不尷尬的話,難道尷尬的是那些看到垃圾收費好處的市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