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温哥华举办的纪念六四活动,吸引了超过3,000人参加,许多港人齐聚为香港民主自由点燃烛光。 (自由亞洲電台)
【看中國2024年4月26日訊】今年是"六四"事件35週年,加拿大許多團體和組織,陸續籌備各式活動,紀念"六四"和香港的民主抗爭。溫哥華支持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溫支聯)將於本月28日舉辦論壇。三位前香港學生領袖表示,透過集體政治哀悼,可以把不同世代的香港人連結在一起,繼續為民主自由奮鬥。
從雨傘運動開始,掀起了一連串屬於香港人的民主抗爭,當年擔任學生領袖的周永康、馮敬恩和周豎峰三人,如今離散在世界不同城市,4月28日他們受溫支聯的邀請,共同聚在溫哥華演講。眾人先與自由亞洲電臺分享他們內心對天安門六四到自由香港的時代意義。
曾任2014年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秘書長的周永康說,無論是老一輩或是新一代的香港人,對在中共統治下的政治壓迫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創痛,但2019年對一些實際參與民主運動的香港人來說,那不是電視畫面帶來的震撼,而是真真切切的身心傷痛,因此在談到紀念「六四」,那盞維園燭光的意義已經很不同了,但歷史卻是一個鏈接當代的重要環節。「八九和今天有一個很強的聯繫點就是一種政治哀悼,對於無論是否有親身經歷過八九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語言,可以把大家重新連結起來。這種政治情感的連結,可以讓不同世代的香港人,形成一種新的政治力量。」
馮敬恩是2015年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他想論述「隔代異同與民族建構」。他認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作《想像的共同體》中的說法,也就是民族是被建構出來的。過去香港人看待天安門事件,是一種遙距下獲得的情感認同,而2019的香港人已經從一連串的征戰中形塑了新的政治認同。
「香港的抗爭歷史或是抗爭運動有一定的累積以後,就會出現一群親身參與和前人是藉別人的經歷而衍生的不同身份的民族認同。」
馮敬恩說,但這種與老一輩不同的民族情感卻仍能走在一起,就像香港支聯會的鄒幸彤關注中國人權,也關注香港自由,所以她是代表當年許多香港年輕抗爭者打官司的律師。
這一代離散海外的港人正努力維繫原始的香港味,但一代又一代的港人能繼續接棒嗎?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主席的周竪峰說,他2014年開始做學生運動時,就是按照著自己的意志前進,不想受老一輩的左右,就像當年有人諷刺地問他:「現在都沒有人想紀念「六四」了,難道20年以後還有人會紀念你們的雨傘運動嗎?」
他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記憶,每一代也都有自己重要的成長軌跡和重大事件,都有自由選擇政治的權利和角度。你要海外離散港人的下一代都去為父母的理想去革命丶去奉獻是不切實際的,但人心永遠會追求公義和自由。」
溫支聯主席李美寶從1989年起,年年都舉辦紀念「六四」的活動,從未間斷。她說從北京到香港的鎮壓,許多香港人終於理解,一黨專政才是大陸和香港民主追求遇到挫折的原因。「加拿大一些香港人,過去「六四」紀念並沒有參加,但是雨傘運動後非常積極參與支聯會活動,我想這是他們找到了一種新的認同感。」
她說,無論身在哪裡,依然有許多人守護香港的核心價值丶繼續爭取中國的政治變革。
来源:自由亞洲電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