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惡性循環更不利民生、促內需消費。(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前景不佳,投資和消費等數據不斷下滑,官方不斷發布刺激房地產、救樓市的政策,利好政府財政和消減金融風險。但是,這樣陷入惡性循環更不利民生、促內需消費。
重大舉措提振樓市 能否紓困尚難預料
中國房地產業自從2021年監管部門開始去槓桿化整頓以後陷入了危機。大型房企因銀行斷貸而陸續爆發債務危機,恆大、碧桂園、萬科、華晨、雅居樂等接連發生債務違約,導致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的這一支柱性產業陷入債務危機和銷售低迷之中。
為提振樓市,中國央行5月17日中午接連發布三個政策: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下調公積金利率0.25%,首套首付比例降至15%,在市場引發熱議。
5月17日下午4點,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住建部)和自然資源部、中國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齊聚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會議,介紹配套政策有關情況。
中國央行表示,將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不過,彭博社說,北京當局這次為房地產市場紓困的舉措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目前還不清楚。
彭博社說,中國央行宣布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只是解決住房供需失配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許多潛在購房者還在等待房價再下降一些才會入場。
報導引用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的話說,「這有點類似金融危機期間的金融機構紓困」;「最後還是要中央政府介入並將自己的信貸擴大至房地產市場,否則要我們相信我們已經擺脫困境還是有點困難或者說為時過早。」
政府救樓市是救財政和債務
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單位無力繼續支付債務利息。連鎖反應意味著許多地方缺乏資金來支付公共服務、醫保或養老金。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撰文《中國經濟舊模式大潰敗 注定一個時代已經結束》指出,中國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模式到目前已經難以為繼。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錢基本都來自房地產,因為有了房地產,地方政府持有的土地和資產都在升值。地方政府用土地作為信用去借債修建基礎設施,但基礎設施的年限都很長,按理說用多少年就要收多少年錢,但現實中不是這樣,地方債是有年限的,不可能無限期借下去。
此外,地方債的利息也很高。中國財政部《關於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今年財政支出增幅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債務利息支出」,增幅達到7.75%,規模為12746億元,意味著政府財政已經一步步的陷入債務深淵。但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規模更為驚人,利息支出規模並未在這份報告裡體現。
隱性債務是中國各地政府可讓其不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融資項目,但是,金融市場仍將其視為地方政府負債。目前,中國財政部沒有關於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賬目。
並且,理論上基礎設施的收益和債務償還的時間不匹配。修建的資產不只是一屆政府使用,但資金卻要讓某一屆政府還,這屆政府肯定拿不出來後面幾屆政府的資金。所以長遠來看,政府的公共服務、特別是大型基礎設施服務維持不下去,債務一定償還不了的。
文章指出,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數年前曾偷偷做了一些調查,有兩個結論:1、中國大陸投資房地產修建的房屋足夠30億-40億人居住,而且還在繼續開發房地產;2、政府債務沒有一個主政官員想償還的,都是新官不理舊帳。
消費需求、居民的投資性需求明顯回落
5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大幅下滑。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承認,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國內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風險隱患較多。
數據顯示,4月份,供給還在繼續增長,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性需求還在繼續回落,需求不足、供給過剩的矛盾未能緩解,還在繼續加劇。
1-4月份,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56026億元,同比增長4.1%,消費性需求低於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其中1-2月份81307億元,同比增長5.5%,3月份39020億元,同比增長3.1%,4月份35699億元,同比增長2.3%。
1-4月份,商品房銷售額28067億元,同比下降28.3%,其中1-2月10566億元,同比下降29.3%,3月10789億元,下降32.2%,4月6712億元,下降19.5%。
投資性需求,即商品房銷售額下降幅度大於各月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1-4月累計,房地產投資下降幅度比商品房銷售下降幅度小19個百分點。
中國國內的消費需求、居民的投資性需求明顯回落,在金融數據上也表現強烈。今年以來,居民存款、貸款意願雙降,居民部門持續收縮資產負債表,在4月份表現尤為突出。
在存款和貸款利率均多次下調之後,1-4月,住戶部門新增貸款8283億元,同比減少了64%。其中,4月份住戶部門新增貸款為淨減少5166億元,比同期的淨減少貸款金額2411億元,擴大了114%。這是自2022年以來,第三個4月份住戶貸款淨減少。並且減少額度逐年放大,2022年4月減少2170億元,2023年4月減少2411億元。
中國財經分析人士在網路發文認為,推動中國經濟走出低潮,實行持久發展,不能投機取巧,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必須抓住主要矛盾,致力於改革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通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來修復需求,改善需求,刺激需求。通過改善需求來消化過剩的供給,通過需求信號來引導投資和供給,從而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原因在於:第一、不改善需求,無法激活房地產市場。第二、利用公共資源補貼開發商,有損公共資金的使用原則,破壞社會公平原則。第三、在目前的國民收入分配體制和居民債務負擔的環境下,房地產不可能重新振奮起來,展開一段上升週期。第四、最終決定消費需求和房地產需求的,還是居民的收入和債務收入率。
中國年輕人爭當「窮鬼」
中國大陸的一個流行現象:年輕人青睞的「窮鬼交易」(poor man's deal)越來越流行,最近中國社交媒體上甚至出現許多「窮鬼指南」。這股風潮也從最初的西式快餐連鎖店擴展到其它餐飲店,甚至包括被稱為「中產階級超市」的山姆會員店。
中國網路術語「窮鬼套餐」可以追溯到麥當勞推出13.9元(人民幣,下同)「隨心所欲1+1」的套餐。從麥當勞到新榮記,其它西式速食連鎖店隨後也加入了潮流,推出了多款促銷套餐。
每週快餐折扣不重複的秘訣甚至在網路上瘋傳:「週一在麥當勞免費享用麥樂雞,週二在Tastien享受‘買一送一’優惠,週三在Dominos享受30%的折扣,週四在肯德基享受‘瘋狂週四’優惠,週五在漢堡王享受半價優惠平日預訂優惠。」
風潮也從西式速食連鎖店迅速蔓延到中餐、早餐店和便利店。例如9.9元的必勝客早餐、9.9元的早餐套餐,以及7-11、羅森、全家等便利商店提供的6元早餐餐點。
其中,北京快餐品牌南城香的「3元自助早餐」被網友稱為「北漂必備」。自從推出了該套餐以來,各分店早餐時段的每日銷售額猛增。飲料品牌瑞幸推出「9.9元咖啡券」後,飲料銷量也激增。
除了餐廳、小吃店,被譽為「中產階級超市」的山姆會員店近期也採取了「降價」策略。今年3月份,山姆會員店在網上發布了一份長期降價清單,表示該店已對自有品牌Member's Mark下的部分產品進行長期降價。商品包括雞蛋、鮮奶、洗衣液等熱門商品,降價幅度為2元至20元不等。在本輪降價之前,中國社群媒體平台上已經熱傳「山姆會員店窮人三件套」購物清單。
中國大陸媒體也發現,這屆年輕人「摳門」的方式有很多。
有網友發現,「現在年輕人不換手機換手機殼」,他們還愛指點型逛街(只逛不買)。而在快餐店,時不時就有背著電腦的打工人衝著櫃臺喊來一個「窮鬼套餐」(商家推出優惠力度最大的套餐)。
他們也大方承認自己「摳門」。 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有個熱議話題是「如何用一塊錢吃撐一天」?網友們比著賽地晒自己的「省錢大法」。有人一把綠豆分成三份,早上綠豆飯、中午綠豆湯、晚上綠豆冰淇淋,還有大饅頭就水吃一天……
去年,年輕人的摳門便帶火了一些生意,比如千億市場的臨期食品和運動品牌迪卡儂。到了今年,這股風氣有增無減,不少人直接稱自己在「報復性」省錢,要做「窮凶極惡」的攢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