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向國際擴張也加劇全球競爭。(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4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消息人士透露,中國計畫在未來幾個月購買交易規模創記錄的15,000噸鈷金屬。同時,中國礦業向國際擴張也加劇全球競爭。
中國購買15,000噸鈷金屬 單筆購買量最高記錄
據路透社5月23日獨家報導,三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中國計畫在未來幾個月從生產商那裡購買至多15,000公噸鈷金屬,以補充國內庫存,並補充說這將是單筆購買量的最高記錄。
據業內消息人士稱,中國的國家儲備機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去年購買了8,700噸鈷金屬,因此計畫中的購買量將大幅增加。
中國在鈷加工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鈷大部分產自剛果民主共和國,是銅礦的副產品。鈷以金屬形式用於國防和航空航天工業,也用於製造通訊設備用強磁磁鐵。
一位知情人士稱:「數量可能高達15,000噸,這將是我記得的單次購買中最多的一次。」
兩位消息人士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購買的部分鈷可能用於軍事裝備。
知情人士表示,中國國家儲備機構和生產商之間尚未達成協議。「他們(中國採購商)已經向生產商詢問庫存和價格數字。他們將進行談判,直到達成協議。」
第三位消息人士稱,生產商尋求的大概價格是人民幣205元,即每磅12美元左右,接近當前鈷價,即接近五年來的最低點。
業內消息人士稱,中國計畫購買15,000噸鈷,這將使今年市場的過剩量縮小至20,000噸左右。根據麥格理分析師的研究,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的過剩量分別為11,000噸和16,000噸左右,而且這還不包括中國當年為其庫存購買的數量。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減輕鈷價的一些壓力,但考慮到剛果的鈷產量,對供應過剩的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據Darton Commodities稱,去年剛果的供應量佔全球總量的77%,超過170,000噸。
中國洛陽鉬業在剛果擴大產量,其位於剛果的Tenke Fungurume和Kisanfu礦山去年共生產了55,500多噸鈷,2024年第一季度共生產了25,200噸鈷。
中國鈷生產商似乎並未受到供應過剩和價格暴跌的影響,據稱部分生產商還受益於政府對鈷行業的支持,因為鈷行業對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和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北京盯住新喀裡多尼亞的鎳礦
雖然法國海外省份南太平洋的新喀裡多尼亞群島(Nouvelle-Calédonie)被暴力示威活動而受震盪,但該群島正在出現另一個不穩定因素,即中國的影響。北京在太平洋編織、部署其網路並眼睛盯住新喀裡多尼亞的豐富鎳礦產儲量,即使這意味著支持這些分裂分子的動盪運動。
北京的主要目標是獲得該群島的鎳礦產。新喀裡多尼亞擁有世界第二大這鎳礦產的儲量,這種金屬對於製造電動汽車所用的電池至關重要。
巴黎第九大學經濟學教授安娜.克雷蒂(Anna Creti)解釋道:鎳礦產並不是中國對於新喀裡多尼唯一感興趣的。
她在歐洲1號電臺廣播節目中更詳細地指出,鎳也可說是通往地緣戰略利益的門戶。而且我們也不能忽視新喀裡多尼亞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中國的擴張戰略中也代表著「獲得向海洋空間的開放,這一點很重要,並且這也是一個中國海洋領域所未覆蓋到的區域。」
一個獨立的新喀裡多尼亞實際上可能將像之前萬那杜(Vanuatu),以及其他太平洋領土一樣地入中國的勢力範圍。
這就是為什麼法國情報部門肯定的指出,北京支持原住民卡奈克族人的獨立運動,特別是通過中共控制和資助的中喀裡多尼亞友好協會。
在一份由隸屬法國國防部的法國軍事學校戰略研究所202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法國當局已經就這一情況發出警告:將有一個獨立的新喀裡多尼亞,事實上是在受到北京的影響下產生的。
20年前,西方國家主導了鎳金屬的市場,這種金屬用於不鏽鋼以及飛機、潛艇的發動機,並且越來越多地用於電池。
但中國通過印尼以及俄羅斯,他們進行了鎳的投資,目前他們佔據了這個市場的75%。他們發現消除西方競爭力的最佳方法是超量生產以壓低價格:2023年價格降低了45%。這方法有效,而且非常有效。專家還指出,中俄的碾壓難以抗拒。但必須抵抗。他並說,當我們需要電動汽車時,歐洲連一家冶金鎳加工廠都沒有了。
中國礦業擴張加劇全球競爭
儘管西方國家努力打破中國對關鍵礦產的壟斷,但中國企業通過大規模投資和擴張,進一步鞏固了其主導地位。這種局面導致全球礦物價格下跌,西方礦產商面臨巨大壓力和資金短缺,難以與中國競爭。儘管西方政府採取措施試圖扭轉局面,但成效尚待觀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近年來,儘管西方國家一直試圖打破中國對國防和綠色技術所需礦產的壟斷,但中國企業的主導地位卻在不斷增強。中國企業擴大業務,增加礦物供應,導致全球市場價格下跌,其競爭者難以與之抗衡。
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並在此基礎上追加投資。以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鎳為例,中國在印尼大量開採鎳礦,擾亂市場,而西方競爭者卻面臨困境。瑞士礦業巨頭嘉能可(Glencore)暫停其法國的鎳工廠運營,英國Horizonte Minerals的巴西新礦也因投資者撤資而受挫。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鋰市場。由於中國和非洲的鋰產量激增,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鋰礦項目被推遲或暫停。
美國唯一的專門鈷礦在開工五個月後暫停運營。原因是大量來自在印尼和剛果開採、由中國加工的鈷湧入市場,導致西方礦商難以競爭。去年,非中國加工的精煉鈷產量降至15年來的最低水平。
西方官員對中國的策略表示擔憂。加拿大副總理克里斯蒂婭.弗裡蘭(Chrystia Freeland)指出,中國的行為可能是故意壓低市場價格,導致自由市場民主國家的企業難以生存。這種觀點在西方廣泛傳播。
礦產行業被中國政府列為國家優先事項,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投資創下記錄新高。與中國企業獲得大量的政府補貼相比,西方公司難以獲得融資,許多礦產項目因風險高而無法啟動。美國在2022年通過立法,鼓勵國內或自由貿易協定國家購買礦產,避免使用中國開採或加工的礦物。白宮5月14日宣布對中國加征新關稅,希望藉此推動對西方礦產的需求。